[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孤早就命人迁徙三川丶南阳丶河东诸郡心向大秦之民,来日,秦国五郡人口六百万,待天下一统,海晏河清,不出十年,人口至少翻三倍。」
「而且,秦国地处西陲,临近月氏丶林胡丶楼烦丶羌人,始皇帝在位时,曾有明诏,允北地军团吸纳楼烦丶林胡为骑兵,以此对付匈奴人,收效颇丰。」
「秦国撤回关中之后,休养生息,与月氏丶林胡丶楼烦丶羌人接洽丶通商,共同对付匈奴人,彼此之间互通有无,未尝不能吸纳诸胡为己用。」
「老秦人丶新秦人共同组成一个族群,那便是秦人,语言丶文字相同,他们才是秦国再度东出,一统天下的真正底蕴。」
俯瞰众人,赢斐脸上充斥着自信,彷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我明白了。」
其它人还不太理解这番话,尉缭心中一片了然。
始皇帝时期,秦国相较于先昭襄王时期,秦人的凝聚力明显减弱,外客占据了秦国朝堂,以至于天下归一后,大秦重臣多为外客,老秦人丶赢秦公室都没有多少实际权力。
很明显,秦公赢斐吸取了教训,打算将秦国五郡做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无论是老秦人,还是新秦人,又或者是林胡丶楼烦丶月氏等夷狄,只要他们愿意效忠秦国,那便是秦人。
在这个大前提下,秦国实行统一的语言丶文字丶度量衡丶货币等等,未来,随着秦国不断进军关东,类似的举措再向其它各郡推行,不再像始皇帝时期一样遇到很大的阻碍。
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便是除了秦国五郡,天下分崩离析,战火不止,黔首丶庶民连牲畜都不如,他们才会意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他们才会接受秦国的统治,真正服从秦丶加入秦。
「孤知道,秦法严苛,秦制森然。」
注视着尉缭,赢斐表情认真道:「老秦人为了大秦付出了太多,新秦人接受不了秦法的束缚,孤希望新的秦国做到两点,第一,承认并且尊重老秦人的付出,第二,安抚丶善待新秦人,要做到这两点,秦国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调整,秦法丶秦制首当其冲。」
「国尉曾提出: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审此二者,知胜负矣。孤深以为然,强国之道在于文丶武分明,军功封爵侧重于武,须得有一个完整的培养丶奖惩士人的制度。」
「其次,耕丶织为治国之本,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富国强兵不外如是,秦国退守关中,主要以守御为主,必得侧重于恢复生产。」
「君上英明。」
尉缭神情动容,他还真没想到赢斐对自己提出的见解如此看重。
「秦国人才凋零,孤想请国尉主持秦法修缮事宜,就严苛处进行删减,或者调整。」
提及此,赢斐十分诚挚的邀请道。
秦法源头乃是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制定,以先秦法家的性恶论为思想基础,以重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规定了殊多种类的犯罪和相当严酷的刑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修订了秦朝的律令,秦法增加至600多条,涉及到政治丶经济丶军事丶文化丶思想丶生活等各个方面。
修改秦法可是一个繁琐工作,但又不能不做,新的秦法不单单是治理秦国的依凭,同样是将来再度东出的支柱,一个帝国的根本,除了尉缭,他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做这件事。
「蒙君上看重,老夫定会为秦国制定出一部新的律法。」
尉缭行了君臣之礼,接下了这一桩差事。
『诶!!!』
尉毡脸上洋溢着喜色,他对于秦国,对于秦公的好感度已经拉满,自然支持自己祖父出仕秦国。
「国尉长途跋涉,想来也累了,且先行回去歇息,养足精神,再行筹谋。」
「君上。」
正当赢斐准备安排人送尉缭祖孙出咸阳宫,尉缭连忙开口打断。
𝙱𝐈 𝑄u 𝙱𝙰.v 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