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1914年5月德国参谋长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6月斐迪南同德皇威廉二世会谈,为发动战争预先确定行动方针,他们认为俄国内困难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德皇建议奥匈攻塞尔维亚。威廉二世向斐迪南保证,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德国将援助奥匈。
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军事演习。这天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巡视。奥匈帝国行动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拟定行刺计划。
塞尔维亚政府事前发觉刺杀行动,并反对,担心导致可怕后果,因塞尔维亚难以抵挡奥匈帝国进攻,而俄国此时未完成陆军改编,不可能给塞尔维亚援助。塞尔维亚政府试图阻拦“黑手社”出境,但与“黑手社”有联系的边防军使他们顺利越境进入。塞尔维亚政府又通过本国驻奥匈公使提醒奥匈政府,如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亚有生命危险。但奥匈政府置若罔闻。
1914年6月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塞尔维亚的秘密组织派出多名杀手埋伏在萨拉热窝市,
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亚”组织在奥皇太子所要经大街上布置7名刺客。上午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后,乘坐敞篷汽车傲然自得地进入萨拉热窝城。长列皇室汽车缓缓驶过人群拥挤街道,只有稀疏宪兵和警察在道路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索菲亚坐他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奥斯卡·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司机旁是侍从官。
车队经过市中心埋伏在这第一暗杀者没动手,因一警察走过来站在他面前。相距不远的另暗杀者突然从人群中冲出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车掷出炸弹,但被车篷弹到地上,在第三辆车前爆炸,碎片击伤将军的副手和女侍。察布里诺维奇服下***并跳河自杀不遂,被赶至军警拘捕。斐迪南故作镇静地走下车,察看现场,对被警卫捉住的察布里诺维奇瞄了眼,登车挥手说:“先生们,这人疯,原计划进行
车队驶进市政厅,斐迪南夫妇参加市政厅欢迎仪式,略作休息,驱车前往医院看望受伤随从。
本来是去医院,但司机转错方向,撞上街口拐角处守候的普林西普拔枪射击,离他不远警察发现了,箭步冲上来欲抓住他手臂。
刚好赶到这普萨拉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朝警察颈部猛击一拳,警察冷不防一趔趄。
枪响了,奥皇储夫妇呜呼。顿时混乱,米哈伊洛趁机逃离,而普林西普当场被捕。
开枪打死斐迪南皇太子的波斯尼亚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19岁中学生。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时,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学生。事后普林西普承认罪行,并判20年。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切除手臂手术,1918年死于监狱中。
奥匈军国主义者叫嚷,“拔剑对准塞尔维亚”,摧毁奥匈称霸巴尔干的障碍。维也纳报纸写:“我们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战争,这是我们的信念。激进突然方式才能实现:强盛的奥匈帝国“
事件发生次日,奥匈总参谋长和外交大臣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到了,军事动员,对塞尔维亚宣战。但他们也担心俄国干预,请求德皇威廉帮忙。德国渴求战争,认为1914年战争有利。1914年6月间德国完成了基尔运河的加宽工程,使新造的“无畏舰”从北海通过运河驶入波罗的海,加速军队调动灵活;英国开始同俄国海军谈判,d德国领导对曾出使英国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说:“我们准备就绪,愈快愈好“
德国知如战争拖至1917年俄法两国完成扩军计划,实力对比会变。德国外交大臣1914年7月写给驻英大使的信:“1914年,俄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法英不愿1914年打仗。再过几年俄国有战斗力了。它用自己士兵数量压倒我们;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和战略铁路都将建成,我们的集团的力量日渐衰弱”
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将日趋衰落,希望在实力对比有利下战争。
6月28日德皇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斐迪南遇刺身亡,停止游览。像赌徒狂叫:“1914年是千载一时机会“
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笔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鼓动的结果;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帝国。朝廷和我的领土危险。你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想求得友好解决不可能;只要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惩罚,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受威胁“弗兰茨·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战争。
德皇收下奥匈大使信件表示,奥匈帝国指望德国作为盟国和友邦为它后盾”“德国支持”军事行动”,如我们放过这次有利的机会可惜。
7月6日威廉二世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把战争信息告诉宠臣。将军们回答战争准备就绪。总参谋部军需部长报告:“觐见后我就没有什么事做了。动员计划3月完成。军队和往常一样做好准备“
奥总参谋长也于7月5日谒见奥皇,转达德国答复。82岁老皇帝说:“1914年我们不能再回头,将可怕战争“奥匈着手准备挑动战争。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同时,俄法备战。7月20日,法国总统和总理访问俄国。两国相互保证对德国开战,两国履行盟国义务,俄国过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国际危机中曾三次让步和退缩,1914年它决定不让步。
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外交场合强调两国友谊”,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表示要忠诚不懈与盟邦合作”。两国首脑会谈期间俄国招待宴会。席间普恩加莱特地同奥匈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政府当慎重处理对塞尔维亚关系。“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是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这问题上多少可怕纠纷“
英国也做好战争准备,认为不如早打,再拖延不利。英国看到德国生产能力比自己强,海军造舰竞赛很快赶上来,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军优势,战争击败危险对手。萨拉热窝事件,英国开始没流露参战意向,它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先发动战争的责任。
同时英国议会和内阁中存亲德派。英国内阁12名不赞成参战。整工人阶级和大部分自由党人参战。广场群众集会要求英国宣布中立。浩大和平运动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向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同俄法没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申明英国态度是防止大国之间战争
b𝙸 Qu b𝙰.v 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