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第12章志愿填报【成长】(第1/2页)
高三的教室像被按下了静音键,连窗外的蝉鸣都似是压低了分贝。从前下课铃一响就炸开的喧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翻书的哗啦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压低了嗓门的问习题声。
课桌上的书本堆得像小山,几乎挡住了同学们的半张脸,只有在抬头询问问题时,才能瞥见一张张写满专注与疲惫的脸。
曾经一到下课就抱着篮球往操场冲的男生,如今屁股像粘在了椅子上,眉头紧锁地演算着数学压轴题;爱扎堆聊天的女生们,也聚在一起对着文综大题的标准答案争论不休,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打扰到身边刷题的同学。
整个教室被一层无形的紧张氛围笼罩,连空气都仿佛凝固着“冲刺”的气息,鲜少再有往日的轻松欢乐。
陶苏也不例外,她面前的习题册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手边的咖啡杯换了一个又一个。
偶尔累得抬头远眺,总能看到斜前方的温珣还在低头整理错题本,笔尖不停,神情依旧温和却多了几分凝重。而理科班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徐星野还是老样子。
哪怕高三压力山大,他依旧是那个清冷模样,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要么刷题,要么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很少主动与人闲聊,却总有人拿着习题排队找他请教。
有趣的是,就算再紧张,也总有忍不住“冒泡”的小插曲。有一次晚自习,宋乔一实在熬不住,偷偷在课桌底下吃零食,被巡逻的班主任抓了个正着。
班主任没批评她,反而笑着说:“宋乔一同学,补充能量可以,但要记得分享啊!”引得全班同学憋笑憋得肩膀发抖,沉闷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宋乔一红着脸,把零食分给周围的同学,连温珣都忍不住拿了一块,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意。
还有一次,陶苏遇到一道历史难题,跑去理科班找和徐星野谈论竞赛的温珣请教,刚好碰到徐星野也在给同学讲题。
他站在课桌旁,手里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声音清淡却条理清晰,哪怕被打断好几次,也没有一丝不耐烦。
讲完题,他抬头看到陶苏,微微颔首示意,眼神依旧清冷,却比以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
陶苏心里一动,轻声说了句“加油”,他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陈洧舟则成了班级里的“气氛调节员”,偶尔会讲个冷笑话,或者模仿老师的语气说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一次,他模仿历史老师讲课的腔调,惟妙惟肖,连温珣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宋乔一笑着捶他:“陈洧舟,你太有才了!以后不当演员可惜了!”
而徐星曜,虽然也收敛了不少玩心,但偶尔还是会忍不住调皮。有一次,他偷偷在徐星野的习题册上画了个小笑脸,被徐星野发现后,兄弟俩在教室里追着跑了半圈,引来一片低低的笑声。
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高一高二的时光,紧张的氛围也冲淡了不少。
陶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高三的日子虽然忙碌又紧张,但那些偶尔的小插曲、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鼓励、徐星野清冷却坚定的身影,都成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
她知道,这段一起奋斗的时光,将会成为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无论未来如何,都值得永远铭记。
高三下学期的月考刚结束,估分表还带着油墨味,教室里就飘起了志愿填报的热议。课桌上的错题本还摊着,同学们却已按捺不住,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声音压得极低,眼里满是忐忑与憧憬。
陶苏捏着自己的估分表,指尖微微发紧。六百四十多分的成绩,在文科班算得上拔尖,可面对密密麻麻的院校名录,她却没了主意。是冲一把省外的重点大学,还是稳妥留在南城?是选执念已久的汉语言文学,还是听从家人建议选就业面更广的新闻专业?她对着表格发呆,连宋乔一凑过来都没察觉。
“苏苏!想啥呢?”宋乔一戳了戳她的胳膊,手里的估分表晃了晃,“我跟你说,我专业课过了三所音乐学院,文化课估分也够线,我铁定报南城音乐学院!以后我就是歌手啦!”她眼睛亮得像星星,语气里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陶苏回过神,笑了笑:“真好,恭喜你呀乔一,终于能去追你的音乐梦了。”
“你呢?你这分数能冲南宁大学吧?”宋乔一指着她的估分表,“南城最好的大学,你肯定能上!”
正说着,陈洧舟抱着篮球跑进来,额角还带着汗:“聊志愿呢?我跟你们说,我体育加分加上文化课,稳上南城体育学院了!以后专攻篮球,争取进职业队!”
“可以啊陈洧舟!”宋乔一拍了他一下,“以后我开演唱会,你当我的保镖!”
“没问题!”陈洧舟爽朗地笑,转头问陶苏,“陶苏,你报哪所?温珣肯定去南宁大学吧?”
陶苏还没来得及回答,温珣就端着水杯走了过来,温和地笑:“我打算报南宁大学的医学专业,虽然是文科出身,但我查过,他们的临床医学专业文理兼收,我挺感兴趣的。”
“医学?”陶苏有些意外,“温珣,你文科这么好,怎么想着学医学相关的?”
“觉得很有意义,”温珣点点头,“能帮到别人,也挺有挑战性的。你呢?你的分数报南宁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很有把握,要不要考虑?”
陶苏心里一动,南宁大学确实是她的理想院校,可她还是有些犹豫。这时,徐星曜和徐星野并肩走进教室,兄弟俩手里都拿着估分表,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哥,我跟你说,我就报南宁大学的师范专业了!”徐星曜嚷嚷着,“以后当老师,寒暑假带薪休假,多爽!而且跟你还在一个学校,以后我还能蹭你的饭!”
徐星野淡淡瞥了他一眼,语气清冷:“我不报南宁大学。”
“啊?”所有人都愣住了,徐星曜更是跳了起来,“哥,你疯了?南宁大学是南城最好的!你不报这报哪?”
徐星野抬眸,目光坚定:“我报军校。”
“军校?”宋乔一惊呼出声,“徐星野,你怎么突然想报军校了?”
“一直有这个想法,”徐星野的声音依旧清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觉得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很有意义,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陶苏站在原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一直以为,徐星野会顺理成章地报考南宁大学的理科专业,就像他一直以来的沉稳与优秀那样。
可他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路,就像他的人,清冷却坚定,永远有着自己的方向。
“徐星野,你这分数报军校太可惜了吧?”陈洧舟忍不住说,“南宁大学的计算机系随便你挑啊!”
“没什么可惜的,”徐星野摇摇头,“适合自己就好。”
这时,班主任杨简兮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志愿填报指导手册,笑着说:“看大家聊得挺热闹,估分都出来了,志愿有初步想法了吗?”
“杨老师!我要报南城音乐学院!”宋乔一第一个举手。
杨简兮笑着点头:“很好啊乔一,坚持自己的兴趣,老师支持你。陈洧舟呢?还是走体育这条路?”
“嗯!老师,我报南城体育学院!”陈洧舟站直了身体。
“不错,”杨简兮赞许地点头,目光转向温珣,“温珣,你成绩一直很稳定,打算报哪所学校?”
bⓘ qu bⒶ.v ⓘ 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