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至于谢伏嘉,院服就是他最好的衣服。
而且,穿一身东山书院的院服,不但可以受路人艳羡,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譬如说如果路上遇上不讲道理的富家公子哥儿,看到他是东山书院的也会忌惮三分。
不会像对其他穷人一样,动不动就挥鞭子什么的。
毕竟东山书院可有官场摇篮之称。
能考进去的一半能进官场,还有一半也能混个名士。
而且师长、同门都不是等闲人物。
兴许动了一个,牵出来一串。
甚至,谢伏嘉有两次路见不平,仗义出言相助。
对方也是看他是东山书院的给了面子。
此番他的确是故意接近信哥的。寒门难出贵子,有终南捷径谁不想走呢?
六房一家三口抵达的时候,沈寄正在和几个老家的亲戚说话。
芳姐儿的父母也到了。
她母亲有些失望,领了她下去说话。
这会儿和沈寄在说话的是三叔祖母的孙媳贾氏。
三叔祖父做过三品大员,贾氏的公公如今也外放在做知府。
不过,他年岁已过知天命,要想再往上就有些难了。
希望自然是放在了儿子和孙子身上。
只是贾氏的夫婿考过举人已经很多年了,却一直没考上进士。
如今他的儿子也考上秀才了。
听贾氏的口气,打算去吏部排个号,活动一番以举人身份入仕途。
但是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毕竟这样一来,就是断绝了考进士的路了。
读书人还是想金榜题名做两榜进士的。在他们眼底,这才是正途。
魏楹当年因为害怕考上同进士,都停了三年再考。
可见文人对此的执念。
贾氏看到信哥就道:“咱家的小才子回来了,快过来让婶婶瞧瞧。”
信哥朝沈寄行了礼,又朝贾氏行礼。
然后走到贾氏跟前,“婶婶,有半年未见了。”
贾氏点头,“是啊,信哥又长高了一头。这回啊,宁哥也进京来了。你们正好一处说说话。”
说着转头对沈寄道:“大嫂,听说小包子和小馒头要考试了,宁哥在那边不影响他们吧?”
沈寄道:“没事儿,劳逸结合嘛。信哥,你过来得正好。快去给弟弟们说说书院的考试。”
她说到这儿,对贾氏道:“这会儿送宁哥进京,是不是也要让他考东山书院?”
本来她还不确认的,可是看贾氏对信哥这么热情,又听淮阳来的人提起贾氏一房对四叔这个代族长很是相帮,心头便有点数了。
这是为了宁哥进京,能多受些照应。
魏楹还是挺在意魏氏子弟的学业的。
书香大族,如果两代之内没有后辈考上进士在官场崭露头角,那就得慢慢落败。
魏氏之前就是因为这个,家世不如当年。
魏楹他爹考上了进士,但身体不好并没有出仕。
还是魏楹回归之后,淮阳魏氏的声望才重新起来的。
如今自然是更上一层楼了。
也是因为有魏楹这么一个榜样,近年来魏氏子弟的向学之风很是浓厚,有了好学的氛围。
𝔹🅘𝑸u𝔹𝒜.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