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师兄给我打电话时,对你非常看好。我毫不怀疑师兄的眼光,但我们做的研究毕竟跟那些人文学科是两回事。
说个不好听的,社会人文学科的学术成果,只要有人愿意力捧,就能出人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7章找到组织了(第2/2页)
我们做数学研究不一样,所有的定理跟引理都必须是可被验证经得起推敲的,要接受全世界同行的检验甚至挑刺。
即便有人愿意捧,首先也得你能做出实打实的成绩。我听师兄说你已经独立完成了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
但这只是起点。相对于同龄人而言,你的确已经很优秀了。但等你去燕北大学,就意味着你要跟那些博士生去竞争。
而燕北数学院跟研究中心每年能在SCI一区发表上百篇论文。没有持续的产出,就会泯然众人矣。
你要想诉求跟声音能被人听到并重视,不但要有个好导师,更要能持续的出成果,又或者能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重要问题。
这就需要你能更加努力,你有这个信心吗?”
“有!”乔源言简意赅的答道。
说实话,此时的乔源正是自信心最为爆棚的时候。
之前不管是苏志坚、谭景荣又或者陆明远的夸奖,都太过宽泛。
包括说他比一般的博士生都要厉害,也没让乔源对自己数学方面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
但近些日子经历的一系列事情让乔源感觉到自己似乎把其他人都想象的太强了些。
比如他的室友们。
虽然他的专业课成绩一直都是第一。但大家的差距其实也不算太大。
更别提他还占了先手优势。因为兴趣,提前就把大学里绝大多数数学专业课课程都自学过了。
但昨天晚上,他都已经把陆院士考校的内容解释的那么明白了,三个人竟然还不懂,才让乔源真正了解到人跟人之间数学理解能力能有多参差。
虽说燕北大学搞数学的那帮人肯定更优秀,但既然陆院士在见过如此多优秀的人之后,还对他另眼相看,足以说明那些人再优秀也是有限的。
不吹牛逼的说,现在乔源真觉得自己能打十个。
“有信心就好。对了,听说我师兄考了你个问题,说是你的回答无可挑剔。
那我今天也考你个问题。你对二维拓扑场论有过了解吗?又或者镜象对称的数学结构?”
乔源点了点头:“都了解过一点。二维拓扑场论我学范畴论跟代数拓扑的时候了解过一些。
至于镜像对称结构,我写的那篇论文就用到了量子化与复行变的联系以及Yukawa耦合的镜像映射这些,比二维拓扑了解的更多。”
“哦?都懂吗?我这里正好有一道研究生的面试题,关于二维TQFT的,你试着看看能不能解决。”
说完,王源之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抽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递给了乔源。
乔源接过来仔细阅读了一遍题干,然后点了点头。
“嗯,这道题不算难。不需要什么计算。只要利用好Z的函子性、幺正性和对称性,能推出一个蕴含交换律的乘法映射方程。
也就是μ等于Z(Mstd)。嗯,这么说是不是简单了点?其实问题核心就是Cob2中配边被Z映射Vect中的态射,这个映射可以定义A上的代数结构……”
“行吧,可以了。今天我们聊的事情不要外传。还有,下次在外人面前不需要这么谦虚,你这懂的可不止一点。”
𝓑𝑰 𝑸u 𝓑𝕒.v 𝑰 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