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应声如雷,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受到,无论信仰与立场如何歧异,在山河破碎之际,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血脉中的不屈与刚烈,并无不同。
五月的那边人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一份由古月所作的长篇报告副本,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李宇轩的案头。他挑灯夜读,不得不承认,那份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详尽阐述,确实切中了时局的关键。而此刻的察北前线,伪蒙军的进攻日趋疯狂,守军伤亡日增。他向金陵急电请求增援,回复却仅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模糊暗示。李宇轩将电文攥紧,最终揉成一团,掷于地上——他明白,高层对那边的忌惮仍未消除,可如此内耗下去,华北危矣。
六月,卢沟桥成了所有目光汇聚的焦点。日军的夜间演习愈演愈烈,荷枪实弹的士兵在桥头反复挑衅,与华夏守军对峙的距离近得能看清对方眉宇间的杀气,空气紧张得仿佛随时会炸裂。李宇轩接到报告时,正在主持军事会议,他手中的指挥棒重重落在卢沟桥的位置,语气沉凝:“火药桶的引信就在这里。严令守军,提高警惕,敌若犯我,坚决回击!”
他调派的援军尚在途中,七月七日的深夜,卢沟桥的炮声便轰然撕裂了寂静。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荒唐借口,悍然猛攻宛平城。守军将领率部浴血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的怒吼,伴随着枪炮声传遍华夏。
消息传来时,李宇轩正陪同“先生”出席一场晚宴。凄厉的防空警报骤然划破金陵夜空,宴会厅内瞬间陷入混乱。“先生”面色铁青,当即终止宴席,直奔军委会地下作战室。
“命令第五军,全线动员,死守华北!”“先生”的声音压抑着雷霆之怒,“景行,你即刻北上,接管前线指挥!”
李宇轩肃立领命,转身之际,余光瞥见过道墙壁上的日历——1937年7月8日。他大步迈出作战室,门外夜色如墨,金陵城的灯火在隐约的警报声中不安地闪烁。身后传来“先生”最后的嘱托,低沉而沉重:“守住华北,就是守住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