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西安事变8(第1/2页)
12月17日傍晚,一架小型飞机冲破暮霭,降落在西安机场。苏林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历经辗转,终于抵达。张雪亮亲自到机场迎接,两人紧紧握手。
是夜,在金家巷的张公馆内,苏林与张雪亮进行了彻夜长谈。油灯下,苏林的面容清癯而目光炯炯,他仔细聆听了张雪亮讲述事变的详细经过和目前的困境。
“汉青将军,杨虎成将军,你们二位敢为天下先,发动此次义举,其抗日救国的赤诚,我党深表敬佩!”苏林开门见山,肯定了张杨的初衷。
张雪亮叹了口气,眉宇间充满了焦虑和迷茫:“苏先生,不瞒您说,如今我是骑虎难下。校长被扣后,拒不合作,甚至以死相胁,尤其是李宇轩的部队还在城外虎视眈眈。金陵方面,何应亲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城内虽暂时稳定,但人心惶惶。雪亮此刻,真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了。放,恐校长秋后算账,抗日大业又成泡影。不放,内战危机迫在眉睫,我张汉青岂不成了民族罪人?”
苏林沉稳地分析道:“汉青将军,目前的局势,关键在于委员长的态度。杀蒋,简单,但然后呢?正如你所忧,内战必然爆发,日本坐收渔利,将军你的一腔抗日热血,反而可能成为国家内乱的导火索,这绝非你我初衷。”
他话锋一转,目光坚定地看着张雪亮:“那么,唯一有利国家民族的道路,就是争取委员长答应抗日,然后释放他。”
“释放他?”张雪亮有些迟疑,“他若回去后翻脸不认账……”
“所以,我们不能无条件放。”苏林胸有成竹,“需要迫使他做出明确的承诺,并且要造成一个既成事实,那就是全国上下,包括他金陵政府内部的一部分力量,都强烈要求抗日,使他无法反悔。如今,英美方面出于自身利益,不希望华夏内战,支持和平解决。苏联的态度也倾向于此。就连金陵内部,宋子闻、宋梅龄、孔祥希等人也是主张营救而非讨伐。这就是大势!我们要利用这个大势,逼蒋抗日。只要他当着全国乃至世界的面,答应了联合抗日,再放他回去,他的信誉和统治基础就与抗日绑定了,轻易反悔,代价极大。”
他进一步鼓励张雪亮:“汉青将军,只要你我以及虎成将军团结一致,站稳抗日立场,和平解决此事,促成全国抗战,你就是民族功臣,历史会记住你这一笔!我党将毫无保留地支持你们。”
苏林的分析,高瞻远瞩,情理并茂,深深打动了内心正处在煎熬中的张雪亮,极大地坚定了他“放蒋抗日”的决心。“好!苏先生,我听你的!为了抗日,我张汉青个人得失,不足挂齿!”
接下来,苏林又会见了杨虎城。与张雪亮相比,杨虎成的顾虑更为现实和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8章西安事变8(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