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陆月蓉把这两样用工的成本一相加,徐林就直接看傻眼了。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合着自己和媳妇紧挣慢挣的这些钱,竟然还顶不住自己盖上一次房。
当然了,如果开支也仅仅只有这些也就算了。
毕竟陆月蓉的工坊还在挣钱嘛。
也不至于让徐林这么快就把家底给掏空。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第三项开支,也和第二项一样花钱。
第三项开支,就是陆月蓉的工坊开支。
怎么回事呢?
这事还要从过了年之后,棉纺厂的业务萎缩说起。
去年年冬的时候,徐林不是打了很多动物,弄了很多毛皮、革子之类的东西嘛。
这些东西,当初因为棉纺厂冬天需要这些产品制成的皮衣啊、围脖啊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之类的。
所以,一直都不需要愁销量的问题。
跟着鞋垫一起出货,就完了。
反正棉纺厂摊子大,徐林他们能供应多少货,人家都能要。
然而,等时间转过了年冬,来到了春天,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都已经四月快到五月了,棉纺厂的生意已经到了淡季不说。
那些皮衣、围脖之类的东西,更是没有了一丁点的市场。
那个时候的人,谁会夏天买冬天的衣服啊?都是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到季节才买。
所以,这样一来,棉纺厂的业务不行了,徐林家小作坊的业务也就跟着不行了。
目前,只能靠陆月蓉的小工坊做做鞋垫,做做袜子,来维持经营。
挣钱的数,就更不用提了,除了开给村民们的高工资和每天管的伙食钱。
基本上也就剩下一点点利润,养活一家三口倒还行。
其他的,就很勉强了。
“媳妇,对不起啊,是我误会你了。”
“我没想到这盖个房,居然花费的比我预想的要高这么多。”
“看来我以后是要控制控制了,也不能太大方了。”
“要不然咱家的房没盖起来,盖房的弟兄们,全吃成胖子了。”
很肯定的说,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徐林才发现。
妻子陆月蓉在家操持这么多的收入和开支有多么的不容易。
以前的徐林,脑子只会考虑怎么挣钱的问题。
对于花钱的问题呢,则基本上都是随心所欲。
吃好的,用好的,给弟兄们再开上最高的工资,让大家伙都过上好日子。
但是现在一看,很明显世界并不是这样理所当然就能美好起来的。
他这边倒是大方惯了,可是家里的开支却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这说明了啥?这就说明了摊子搞大了之后,很多原本看似细枝末节的开支,也会累积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这,就是目前徐林所面临的真实困境。
“没事的,林子。我知道你也不容易,要是你实在不想进山的话。”
“那我就再省省,大不了我自己少吃一点就是了。”
“傻丫头,谁让你少吃了?”
陆月蓉这话刚刚说完,徐林当即心疼的打断了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