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心灵种子 > 第30章 博士论文选题

第30章 博士论文选题(1 / 2)

第30章博士论文选题(第1/2页)

暮色中的北师大校园格外宁静,我却在自己的思绪迷宫中找不到出口。桌上摊着三本截然不同的笔记:一本是田野调查的临床记录,一本是DEEM模型的算法推导,还有一本写满了尚未成型的研究构想。

博士生涯近在眼前,我却卡在了最关键的第一步——选题。

“像站在交叉路口,每条路都通向未知的远方。”我对着空荡荡的实验室自言自语。

弗洛伊德老师的身影在暮色中浮现,他审视着桌上散乱的材料,目光睿智而深远:“重要的不是选择哪条路,而是明白为什么要选择。”

第一个备选方向是深化DEEM模型。陈浩和方舟都支持这个选择,毕竟这是我们深耕三年的领域,有扎实的基础和明确的进阶路径。

“我们可以把模型扩展到更多临床群体,”陈浩在昨天的讨论中说,“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梦境研究都很有价值。”

方舟已经画出了技术路线图:“下一步是引入多模态深度学习,让模型能够实时解读梦境情感。”

这条路安全、稳妥,像一条修缮完善的康庄大道。

第二个方向来自田野调查的启发。在安定医院的三个月,让我看到了实验室研究无法触及的深层问题——梦境在心理创伤修复中的神秘作用。

“为什么有些人的创伤会通过噩梦不断重演,而另一些人却能将其转化为象征性的梦境?”我在笔记上写下这个问题,却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这条路充满未知,像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

最冒险的是第三个方向——一个近乎科幻的设想:能否通过干预梦境来治疗心理创伤?这个想法源自某天深夜的灵光一现,却让我激动得整夜未眠。

“太超前了,”李教授委婉地评价,“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恐怕......”

我知道他的顾虑。这个方向不仅需要心理学的突破,还需要神经科学、计算科学甚至工程学的协同进步。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就在我陷入选择困境时,原园从非洲发来一封长邮件。她正在报道一个战后心理重建项目,信中描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现象:

“......这些经历过战乱的孩子,最初每晚都被噩梦困扰。但在艺术治疗中,他们开始把噩梦画出来,甚至改编成童话。渐渐地,他们的梦境真的发生了变化......”

这封邮件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我的思绪。艺术治疗、梦境转化、心理自愈——这不正是我在寻找的答案吗?

我立即约方舟和陈浩见面。在心理学部顶楼的天台上,我们迎着晚风激烈讨论。

“所以你想研究梦境的可塑性?”陈浩总结道,“通过外部干预改变梦境内容,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不止如此,”我激动地说,“我想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心灵自身的疗愈能力。就像原园看到的那些孩子,他们不是在消除噩梦,而是在转化噩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博士论文选题(第2/2页)

方舟一直沉默地听着,这时突然开口:“技术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能精准识别噩梦的神经标记,也许就能在睡眠中施加干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开局流放?星际顶级大佬求我抚慰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半岛1984:我太忠诚了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快穿:恶毒未婚妻成了万人迷 凡人修仙:疯了吧!你一百岁了还要修仙 首辅大人今天火葬场了吗? 在梁祝世界攻略马文才 觉醒神格后,魔界大佬举家搬迁 红楼:开局敢死营,我军功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