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邀请麦克去参她刚建好的作坊。
刚进陆招娣家,麦克好奇地仰着头,看着头顶的油布蓬,伸手拉动绳子,只见油布蓬可以随意展开和收拢,与船上的帆相似,但这一个拉动起来更轻松。
“主要是怕雨雪天气,有些药材又需要通风阴干,所以搭了这棚子。”还还得归功于吴顺的手巧。
麦克连声赞叹“不可思议”。
走进作坊,陆招娣提起橡胶的事情,麦克满口应下。
陆招娣轻笑:“我的意思是,我要买橡胶树。”
麦克听完,收敛笑意,放下手中的茶杯。
目前橡胶树他只在南洋的马尼拉岛见过,所以陆招娣是想让橡胶跨海,在大周扎根?
“南洋的橡胶树要运到大周,可不容易。”麦克摇头否定,“况且,橡胶树在大周的气候条件下,根本存活不了。”
陆招娣抿唇笑道:“所以我没有想在大周种植橡胶树。”
在徽县的西南是云都郡,云都郡往南是河内,而河内目前是南朝的属地。
“河内可不比大周,当地多为部落制度,南朝的大臣过去,他们尚且不买账,你们的人过去,只怕会有性命之忧,更别提去种橡胶。”
陆招娣胸有成竹:“这些事情我来想办法解决,你只需考虑是否帮忙运来橡胶树。”
麦克并不奇怪陆招娣知道大周以外的地理形势,反正问了,她就会说是说书先生告诉她的。
麦克哈哈大笑:“你若是有办法,这等趣事,我当然要参与。不如我们谈谈合作?”
倘若陆招娣真能在河内成功种植橡胶树,南朝、暹罗、大周都将需要。届时橡胶应用推广出来,商机不可限量。
若进展顺利,一年内富可敌国也并非难事。
麦克虽然主营药材经销,但也颇具商业头脑,他每年从大周、南朝采购商品运往马尼拉,再销往西欧,数量颇为可观。
例如每年瓷器和丝织品,就不下于二十艘船。更何况,陆招娣无意与他争本土的生意,他自然不会对她心存敌意。
陆招娣大喜过望,立刻与麦克商定,在两个月后,将一百棵橡胶树从马尼拉运到河内。
麦克与陆招娣商定好合作分成事宜,就暂定在两个月后执行。
麦克走了之后,喜妹满是好奇:“阿姐,你为什么和那个绿眼睛的人牵手?”
“那不是牵手,那叫握手,是南洋人的礼仪。”
喜妹更蹙起眉头,她在想阿姐和麦克刚才握手的细节,好学会这样的礼仪。
吴顺抱着个大冬瓜进门,见喜妹拿着笔发呆,笑道:“招喜,你发什么愣呢?”
说着就要把冬瓜递给喜妹。
陆招娣心中一惊,赶忙跑过来,一把接住冬瓜:“顺子哥,给我,正好我们今晚去宿舍一起吃饭,煮个冬瓜烧肉。”
喜妹手腕的事,她还未告诉喜妹,只说她的手在恢复期,不能拿重物。
她每天都在希望喜妹的手能早日康复,就像她们两人身上的伤痕,在慢慢消退恢复,浅到几乎看不出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