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又叫“老扎”。
在旧社会的黑话里,“柴”和“扎”是钱的意思,老柴就是老钱,代指那些有钱的老男人和富家翁,换成年轻男人、富二代什么的,就会称之为“青柴”、“青扎”。
如果是女人,则大多称之为“果儿”,年纪大的叫“苍果儿”,年纪小的叫“尖果儿”。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说。
比如我们。
管你什么男女老少,在我们嘴里没有区别,全特么都是老东家,新的没人会去翻。
而旧社会跑江湖的老合里,用这套话术的,往往就是一种群体——骗子!
嚓~
真是看不出来啊。
这要不是我亲耳听见,做梦也想不到对方居然是骗子,而且还是团伙行动,长线做局。
不仅是我没在小雅身上看到任何马脚,更在于她骗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三代传承、在江湖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派把头,再加上李春泉耳不聋、眼不花,腿脚还那么利索,甭管主观上还是潜意识里,我都很难往这方面想。
“你以为我愿意跟他睡啊?”
被皮衣男说了,小雅似乎也很不高兴,没好气道:“他不说我有什么办法?还嫌我慢?嫌我慢你们上,直接抠!”
听到这,我不自觉点头。
不到万不得已不上硬的,看来她们多半是职业的。
和我们一样,骗子也讲究职业和野路子,这和骗术高低无关,主要体现在行事风格上。
职业团伙做事讲规矩、有章法,野路子则大多肆无忌惮,什么阴损招数都使。
以蜂麻燕雀四大骗门为例,除了雀门,其他三门轻易不动粗。
不是说他们不敢,也不是说他们多守江湖道义,而是一旦动了粗,事态就容易变的不可控。
骗人和杀人,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吭唥——
隔壁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小雅和皮衣男同时站了起来,有客到了,是个公鸭嗓的男人,听起来岁数似乎不小,双方寒暄了一番,然后皮衣男就提议看货。
通过他们的交谈,我得知小雅姓邱,皮衣男姓张,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是假姓。
不过不难想到,小雅大概率是趁李春泉拉肚子,拿着他的囤货偷偷出来卖了。
“嗯,不错!”
欣赏了一分多钟,公鸭嗓男说道:“很开门的北齐坐佛,造型也独特,邱小姐,说个价吧!”
我去!
北齐佛像!高货啊!
前文中说过,南北朝时代佛道大兴,因此这个时候的佛教造像独具神韵,相同题材、材质的前提下,基本上南北朝的佛像价格是最贵的。
这时,我点的茶到了。
要以现在的消费标准看,这九十九块钱花的不咋亏,因为它不光有一壶茶,还赠送了四样茶点,分别是点心、蜜饯、干果、奶酪,分量给的很足,我感觉我要没吃饭的话,把这些东西全吃了,应该能混个六七分饱。
接下来,隔壁进入砍价环节。
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但听着听着我就发现,小雅只在数字和行情上坚守,却从不通过东西来抬价。
这就代表她大概率不怎么懂,或者说是没有买家懂。
怕露怯,所以不说。
嗯,没错。
我暗自点了点头,联想到昨天小雅跟我聊天的时候,也是只知道刨根问底,却不参与讨论。
嘿!
真是笨蛋!
我一边喝茶一边偷偷憋笑,心说都特么跟老把头睡一年半了,居然连个佛像都不会白呼。
像我,虽然不敢说什么火眼金睛,但最起码的,甭管什么东西拿到手里,哪怕我就是不懂,我也能云山雾罩的、白呼一大套出来,假装一副我很懂的样子。
砍价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公鸭嗓男以五十一万的价格,拿下了这尊北齐佛像。
尽管没看见什么样,但我知道,小雅卖亏了。
最开始她要价一百三十万,参考了几个月前,海外某大拍平台的成交记录,而在砍到八十五万的时候,公鸭嗓男就已经能接受了,这时候他再往下砍,小雅只要把东西一装,起身说走,立马就能成交。
再度寒暄了片刻,公鸭嗓男起身告辞,小雅她们也跟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