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略微皱了皱眉,仔细思索几秒后,十分肯定的对我伸出两根手指。
“对桩的话,不会低于这些!”
“……”
艹!
这、这么值钱的么?
我暗自吃了一惊,毕竟以我的经验判断,旁边这一整套的错金青铜酒具,顶天儿也就是这个数儿了。
嗯,不行。
看来这眼力还是浅,还是得多刨多见,多学多练!
……
掏腰坑说来慢,实际上从切椁板到我把东西弄上来,也就过了一个多小时,而在椁室外侧,程涛横井打的也不算快,只推进了六米五左右。
不过这倒并不是他虚了。
而是孙把头不在,倒土的人变成了老李和张广才,他俩加一起也没老孙一个人快,所以才拖慢了速度。
简单休息十分钟,我顿顿顿灌了口水,操起铲子一马当先,闷头猛干了起来。
有程涛这种顶级土工在,我必须得努力,争取多跟他蹭点儿经验。
不然万一过两天,他叫姚师爷给埋喽,那可就过村儿没店儿了……
正琢磨着。
吭唥——
一记闷响传出,铲子忽然怼到了什么东西。
愣了一秒,我扭过头问:“程哥,这底下是二层台啊?”
“二层台”就是环绕椁室外围的一圈夯土台,一般情况下,宽、高各一米左右。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燕国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如果出现殉人的情况,基本都会放在二层台上。
刚才的手感我再熟悉不过了,是烂棺材。
我都能发现,程涛自然不在话下。
“嗯。”
他凑上来说:“燕墓殉人通常没有葬具,正常来说,一卷草席、丝织物什么的也就打发了,这处有棺材,等级肯定不低,搞开看看吧!”
我想了想,点点头继续开挖。
刚开始没琢磨那么多,但刨着刨着,我就逐渐意识到,他这安排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相当巧妙。
首先,关于殉人葬具这一点,他说的一点不差。
而燕国卿级墓葬中,殉人数量一般为2-4人,在先秦的方位观中,东方作为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被定义为“生门”,是高等级殉人的专属方位,以此象征守护墓主人的灵魂,普通殉人是不可能占用的。
这里大概有小伙伴会问:殉人还有等级?
是的,有。
不然怎么能叫等级社会?
提到了就简单说一下吧,因为在我看来,这算是件挺唏嘘的事情。
先秦时期,高等级殉人对象多为姬妾、贴身护卫这一类,曾经近距离照顾过墓主人的群体,这些人生前就有一定地位,死后会享受到一具整木拼接的薄棺,而且会有一些陪葬品。
而中等级殉人一般是工匠、乐师、中级护卫什么的,会给用碎木拼凑一具破棺材,有缝儿就用泥土、枯草啥的塞一塞。
这也还凑合,至少不是冷冰冰的睡在二层台上。
最惨的是普通级。
他们基本是杂役、厨奴、低阶护卫出身,直接旧草席一卷,或者碎麻布一裹,外头绑圈破麻绳,然后直接就埋了。
没错,你没有看错!
必须是旧草席、碎麻布、破麻绳!
这样才能体现他们无足轻重、不如牛马的社会地位!
所以说,什么他妈独属于春秋的浪漫?战国的浪漫?
凡民|主社会以前的浪漫,都是独属于贵族的浪漫,至于普通人,活的从来都是不如草芥……
话说回来。
程涛这么搞,绝对是故意将横井打在二层台上。
这就可以在不多费功夫的前提下,顺便赌一把,看是否存在高等级殉葬棺。
很明显,他赌到了。
嘿嘿~
我又学会一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