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镇祭?
程涛说了八个字:巫术镇煞,以凶制凶。
他告诉我,镇祭并非常规殉葬,甚至可以说和丧葬的关系不大,而是巫鬼文化盛行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巫术指向性。
从历史脉络看,燕国地处北疆,长期与东胡对峙,无论是出于军事目的还是信仰强化,镇煞祭祀的需求,都远胜于中原地区。
能总结出这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插地鼠一脉,搞的最多的就是楚墓,曾亲手刨到过楚国针对西南少数民族的镇祭坑。
另一方面,他说他叔叔五几年的时候去过河北,当时燕下都遗址曾出土“玄鸟镇石”搭配青铜残件的怪异组合,正规军们看不懂,他叔叔一看就明白了,是“石镇”+“铜镇”的双重镇器。
因此程涛觉得,我们昨晚见到的石柱就是石镇,所以他断定,这个坑里肯定有大件铜器。
为什么一定是铜器呢?
因为先秦时期,青铜被视为“通神载阳”的国之重器,《周礼》中曾明确记载:青铜为阳金,可制阴煞。
所以石镇只是辅助,铜镇才是核心。
说到这的时候,程涛还做了个很不正经的形容,他说这是形成“阳气锁阴位”的闭环,没有铜镇的镇祭坑,就相当于太监,缺少关键零部件,是不起作用的。
大家不要误会!
这都他说的,不是我说的哈!
不过关于他提到的,《周礼》中“青铜阳金”的记述,我感觉这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初代眼把头会用青铜做传承信物了,因为这东西辟邪,可以抵制阴煞。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在青州大墓,我有把头给我的青铜带扣,说不定就不用大半夜跑出去搞鸡了。
那么问题来了,镇祭坑到底干嘛的呢?
程涛说,镇祭的目的很多,驱妖邪、镇凶煞、下诅咒,甚至大规模出兵之前,为了祈求胜利,也有可能进行。
至于我们碰到的这个,他认为,多半是为了破坏气运。
也就是诅咒。
先秦时期的巫文化中,气运和部落图腾、栖息之地是深度绑定在一起的,赤峰这地方处在燕胡交界地带,石柱上又出现明确的图腾压制,所以他分析,这是一处以压制东胡气运为目的的镇祭坑。
镇祭仪式怎么搞他虽然不知道,但只要是祭祀,必然包括三个重要环节。
分别是祭品、祭器以及咒语。
这就很明显了。
鹿、羊、东胡战俘是祭品,石柱和没找到的大件儿是祭器,而我们中招时,听见的那什么“kīpuwǔle”,很可能就是咒语!
当时我听完总结了一下,简单说,就是“大型封建迷信活动杀俘现场”!
没错!
虽然他说的有理有据,还有考古现实依据,但我并不怎么信。
因为我始终不觉得,两千多年前的咒语,能凭借孢子和霉菌,传播给现在的人。
然而没想到。
几年后,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有关古汉语发音的书籍,仔细读过之后,我惊讶的发现,如果把这个“kīpuwǔle”的每个音节分开,对照燕国时期的发音,找到读音大致相同的字,竟真的可以是“镇压住了”的意思!
不过这只是其一。
还有一个组合,居然是特么“镇不住了”!
也不知道真正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哥,弄好了,你看一下!”
聊封建迷信正聊的起劲儿,邵薇忽然撩帘走进屋子,将五块铜牌放到炕上。
“咦,这是……”
拿起其中一块,我定睛一看,就见铜牌上刻画着三只鹿。
非常漂亮。
三只鹿一卧两立,神态悠然,鹿角部分上了金子,并运用夸张手法,向后延伸到了尾部。
这东西等级不低,应该是东胡贵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