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倒斗 > 第359章 南派最快

第359章 南派最快(1 / 2)

程涛的定向办法,听起来不算特别靠谱。

张广才家在村子东头儿,牛圈在村子中部偏西的位置。

经过实地测量,从他家到牛圈东侧,直线距离将近一百六十米,需要打一条东北西南向的超长横井。

而程涛的要求,居然就是要我每隔二十米距离,打一眼十五米深度的探点,然后把地面堵上,做好掩盖就行了。

他说只要我探点打的直,他就一定不会挖偏。

这个原理我懂,不难理解,可要想真正实现,却需要极高的准头和方向感。

毕竟距离太长了。

只要起点偏离一度,延伸到终点后,就会是接近三米的差距,稍有不慎就容易挖偏。

我在一篇文章上看过,说如果一个人闭上眼睛,闷头往前走,即便是在不上坡不遇到任何障碍的前提下,通常走不到一百米就会明显偏离直线,走二百米以上,大概率会开始绕圈,这是平衡感紊乱加地转偏向力造成的。

走路尚且如此,何况是打洞?

不过我琢磨着,程涛号称插地鼠,又是在北派的地头上干活儿,按理说,应该不会拿传承了几代的名声开玩笑,因此我并未多问。

使用罗盘确定好方向后,我开始标点。

每标一点就从新定向,直到八个点标完,正好是牛圈的东北角后,我才正式开始下针。

这没啥难度,不用上取土器,扎够深度就行。

至于伪装也简单。

打完后挑选粗细合适的苞米瓤子塞进去,再用土盖住,踩两脚就可以了,没人会注意到。

凌晨三点。

八个探孔打完,我在牛圈周围转了一圈,便开始继续勘探。

这回探什么?

陪葬坑。

战国大墓为啥多是单一较小的土坑墓?

因为那时候造砖技术不成熟,又不流行以山为陵,因此只要墓主人身份够硬,后世墓葬中的那些侧室、耳室,往往就会以陪葬坑的形式,独立分布在大墓的周围。

如果是诸侯国国君的话,陪葬坑数量一般在4-8个左右,分别是车马坑1-2个、器物坑2-3个、祭祀坑2-3个。(个别偏远地区或是较早的大墓,甚至会有1个单独的殉葬坑)

比如曾侯乙,除了四个椁室边厢之外,就还有五个独立的陪葬坑。

再往下的实权封君、卿大夫,陪葬坑数量大多在3-5个左右,也是上述中的四种,只不过数量有所减少,不然就僭越了。

当然,僭越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每一座墓都有自己的个性,实际情况往往千奇百怪,只有挖出来才知道具体啥样儿。

而在这些个陪葬坑中,最出货的就属器物坑。

器物坑分两种,礼器坑和兵器坑。

礼器自然不用说,如果运气足够好,甚至能出编钟、方彝之类的大货。

兵器的话,千禧年战国兵器的价格一般般,一把保存完好的素面生坑青铜剑,市面上几乎不过千元,但兵器坑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容易大量出货。

还拿曾侯乙举例。

当年曾侯乙北侧的兵器坑中,大小兵器足足出了将近五千件,除去不值钱的箭簇之类的,也有两三千件,真要达到这个数量,打包出手的话,未必不如一件大件儿礼器。

至于祭祀坑,这个赌性很大,要么不出货,全是牺牲骨头和陶器,可一旦出了,搞不好就是带铭文、带盖子的大件青铜祭器。

因此这一轮勘探,我主要寻找器物坑。

陪葬坑这个东西没有墓那么难找,一旦主墓位置确定了,无外乎就是墓室北侧或墓道的左右两侧,这个各诸侯国之间风格不同。

如果是燕国墓,基本遵循“南尊北次东西辅、近主者重远主次”的规律。

所以重点的勘测区域,就是主墓室南侧,墓道西侧的,大体上,就是我昨晚说的,可以堆放苞米秸秆的位置。

不太好搞。

最新小说: 贾大龙贾二虎 穿越天玄大陆顾长青姜白薇 倒斗 末世:我无敌,想干谁就干谁 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叶凌 恐怖末世,开局我有万亿冥币 万界圆梦师 水浒之新宋江 九公主又美又飒楚倾歌 王胥叶凡唐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