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就他吗你叫吉米啊(第1/2页)
在开学前的一个月里,吉米每天读书看报,坚持晨跑,在外帮着特鲁索娃照看摊位,在家主动分担家务,活脱脱一个积极向上的待业青年,完全没有半点为犯罪而生的律贼的样子。
时光飞逝,转眼进入9月。
奥丽娅正式升入10年级,相当于华夏的高二。
吉米也收拾好行李,婉拒了姑妈的陪同,独自一人来到列宁格勒大学报到。
在利落地办完所有入学手续之后,脚步轻快地走向为预科生提供的宿舍。
列宁格勒大学一共有21个宿舍。
其中有12栋位于彼得宫区,8栋在瓦西里岛区,还有一个在涅瓦区。
吉米的宿舍就在瓦西里岛,一座5层楼高的巴洛克风格的大楼赫然矗立在自己的面前。
与华夏按性别严格划分不同,老毛子分配宿舍是根据专业来安排的。
也就意味着,同一栋楼里,甚至同一楼层里,男女都是混住在一起。
幸亏这里是苏联,幸亏这里不是前世,要不然宿舍里的男生可能要大难临头,变成保研丹。
吉米拾级而上,来到4楼,径直地往自己的寝室走去。
苏联学校宿舍的格局完全标准化,也就是莫斯科的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的宿舍不能说千篇一律,至少也可以说是一键复制粘贴,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改点细节老毛子都懒地改了。
一个楼层里统一有一个公共厨房,一个公共洗衣房,以及三个大套间。
每个套间有两个可以容纳2到4人的寝室。
吉米被分到一个四人间,他轻轻地推开寝室的房门。
“咚咚咚。”
一个黑发亚洲面孔和一个棕色白人面孔的年轻人听到敲门声,立刻投来目光。
“你们好!”
吉米打着招呼,把行李提到自己的床位边。
“你、你好,我叫……”
黑发青年并不擅长俄语,最后不得不放弃,改换成流利的英文,“我叫阮雄,来自安南。”
吉米回了句“幸会”,那个棕发白人眼前瞬间一亮,主动地上前一步,自我介绍。
“你会说英文?那真的是太好了!”
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内马尼亚·马蒂奇,来自南斯拉夫,你可以叫我‘马蒂奇’。”
“你是南斯拉夫族?”
吉米握了握手,笑着用英语交流。
70年代,南斯拉夫官方专门设立了个“南斯拉夫族”,并鼓励境内的公民把自己原先的民族身份改成“南斯拉夫族”,以促进民族融合。
“不,我是塞尔维亚族。”
马蒂奇摇了摇头。
吉米对他的好感度瞬间飙升,眼里随之带着几分同情和惋惜。
“很高兴能认识你们,我叫吉明·尼古拉耶维奇·维克多,你们直接叫我吉米就行。”
“你就是那个吉米?!”
阮雄激动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马蒂奇则是用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
“怎么,你们听说过我?”
吉米略感疑惑。
马蒂奇兴奋不已,“当然,你知道不知道校园里到处都在流传你预科面试的故事。”
“是吗?都是怎么传的?”
吉米扬起眉梢,没想到自己人还没正式入学,就已经成学校名人了。
“他们说你当着所有考官的面,脱掉上衣,露出了导师的纹身。”
阮雄紧紧地盯着他的胸膛看。
马蒂奇追问:“他们还说,你面对考官的质疑时,还唱了一首歌证明自己,真有这回事吗?”
“没错!”
吉米坦然承认的同时,把行李一点点地摆放好。
马蒂奇迫不及待道:“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苏维埃进行曲。”吉米开始动手铺床。
“果然和传闻中一样,光听名字就霸气十足。”
阮雄细细地回味一番,然后提了个让他觉得有些难为人的请求,“能不能请你给我们唱一遍?”
马蒂奇也抱有同样的想法,眼巴巴地望着吉米,目光中夹杂着几分期盼。
吉米想了想,似乎找不到什么可以拒绝的理由,又考虑到这是个拉近室友关系的好机会,于是答应了下来,用手拍着墙壁打出节拍,慷慨激昂地唱道:
“……每一寸土地无不将唱响:首都,伏特加,我们的苏维埃巨熊!”
“乌拉,乌拉~”
虽然只是一小段清唱,但磅礴的气势和高昂的情绪让两人热血沸腾,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章就他吗你叫吉米啊(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