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的抉择:稳字当头(第1/2页)
董承府邸那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将内里的绝望、悲愤与那份烫手的衣带诏一同隔绝。许都的夜风带着料峭春寒,吹在脸上,让吕子乔因酒意而微醺的头脑瞬间清醒。他没有立刻上马,而是负手立于阶前,仰头望向那被许都城阙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墨色天穹,几颗寒星稀疏地闪烁着,如同那些“汉室忠臣”眼中微弱而固执的光。衣带诏……清君侧……诛曹贼……名垂青史……呵,好大一张画出来的饼,好重一顶道德的高帽!董承这帮人,是被逼到绝路,病急乱投医了。
他脑海中,两个灵魂的认知在飞速碰撞、融合。属于吕布的那部分,对曹操确有旧怨新忌,骨子里那股睥睨天下的傲气被“诛曹贼”三个字激得蠢蠢欲动,更有一股被尊为“救世主”的虚荣在悄然滋长。沙场搏杀,他从不畏惧,若依着往日性子,或许真就一拍桌子,干了!
但主导一切的吕子乔灵魂,此刻却异常冰冷和清醒。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他,见过太多阴谋诡计,读过太多历史兴衰,深知“冲动是魔鬼”的道理。他迅速在脑中构建了一个风险收益模型:曹操实力碾压:老曹在许都经营日久,爪牙遍布军政要害。禁军、城防、情报系统皆在其掌控。自己那点旧部远在徐州,在许都真动起手来,就是瓮中之鳖。
成功概率渺茫:董承等人,空有热血,无权无兵,计划粗疏。指望他们成事,不如指望母猪上树。一旦事败,参与者的下场可想而知——九族消消乐。
自身成为焦点:即便侥幸成功,可能性低于1%,自己这个“首功之臣”立刻会成为天下所有野心家的靶子。刘表、孙策、袁绍残余,乃至朝中其他势力,会如何对待一个“弑主”,尽管曹操是权臣,但名义上仍是丞相的吕布?届时举世皆敌,还谈什么发展?
破坏发展大计:这是最关键的!自己刚刚获得徐州全权,蓝图才铺开一角,科技树刚点亮,军队改革刚起步,经济基础正在打牢。所有的规划都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卷入这种**险政变,无论成败,都会彻底打乱自己的节奏,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
“忠臣”美名?虚名而已,乱世中实力才是硬道理。而且这名声还是建立在“弑主”基础上,充满争议。
“匡扶汉室”?献帝就是个傀儡,扶起来又能如何?自己能甘心做个权臣?还是被下一个“曹操”干掉?格局太小!
短期权力?即便成功,许都这个烂摊子,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自己一个“外来户”能迅速掌控?恐怕立刻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反而束缚了手脚。
吕子乔深思熟虑:稳住!必须稳住了!这特么不是机遇,是天坑!是董承他们拉我垫背的绝户计!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打造一个全新的强大帝国,不是陪你们这几个老古董玩什么“清君侧”的过家家游戏!现在跳出去,就是给老曹送人头,顺便把自己的未来全搭进去。血亏!
想通了这一切,吕布心中再无半分犹豫。那瞬间燃起的、属于吕布本尊的冲动和虚荣,被吕子乔的理智彻底压下。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肺腑一片清明。
“回府。”他翻身上马,对亲卫淡淡吩咐道,声音平稳,听不出任何波澜。
回到临时府邸,陈宫竟还未歇息,正在书房相候。他似乎猜到吕布今夜赴宴非同寻常,见吕布归来,立刻上前,低声道:“主公,董车骑府上……”
吕布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自顾自地脱下外袍,坐在火盆边烤着手。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明暗不定。
“公台,你猜到了?”吕布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是看透世事的冷静。
陈宫神色凝重,点了点头:“董承等人,素有忠名,然……势单力薄,且行事不够周密。今夜之宴,恐非吉兆。主公,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主角的抉择:稳字当头(第2/2页)
他欲言又止,眼中充满了担忧。他深知自家主公勇武盖世,但也担心其被“大义”名分所惑,行险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