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我的目的只有赢球(第1/2页)
当野猫队众人从球员通道再次踏入福德圆形穹顶球馆时。
时间已经来到晚上9点。
这时候,他们的角色已经不是看客,而是场上的主角。
杜克vs马里兰的比赛刚刚在这块场地上结束。
从场内疯狂的杜克球迷状态就可以得知——
杜克蓝魔队闯入了最终决赛。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
这里的杜克球迷的内心还在高悬。
球队落后22分。
杜克板凳席气氛凝重。
老K站在中圈附近,轻声对队员们说:
“你们不是在输球,而是在学习……”
“现在,去把一切都夺回来!”
接着下半场,杰·威廉姆斯终于命中三分。
巴蒂尔如梦醒般,完成标志性的抢断反击暴扣。
杜克球迷开始躁动。
比赛还剩8分半时,杜克第一次完成反超!
接着,巴蒂尔又一个三分命中。
比分76比72!
杜克球迷陷入癫狂。
马里兰替补席上,加里·威廉姆斯教练挥手大喊防守指令。
但杜克的能量已经不可阻挡。
最后两分钟,巴蒂尔一次封盖,随后布泽尔完成补篮。
杜克完全掌控节奏,比分拉开至90比80。
拼了一整场的马里兰体能明显耗尽。
吉姆·南茨语调缓慢:
“杜克最多落后了22分,但现在他们领先了10分。”
“蓝魔队展示了什么叫做‘强队韧性’,他们创造了奇迹!”
最终,比分定格在95比84。
杜克完成了史诗级逆转。
肖恩·巴蒂尔带着他那总统般的微笑说:
“落后22分时,我们从未恐慌,我们只是记得我们是谁——”
“我们是本届最强的一支球队,这将是NCAA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逆转!”
显然,杜克大学的逆转好戏,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媒体争相传颂。
以至于第二场比赛的赛前采访中,CBS记者的提问依然甩不开“杜克”这个话题。
“蓝色魔鬼就在前方,你们有勇气去迎接他们的挑战吗?”
杨策冷冷地回道:“在遇到我们之前,也许他们勉强还算是最强的一支……”
接着,记者向杨策抛出了第二个尖锐的问题:
“你认为你和肖恩·巴蒂尔,谁更符合‘全国最佳球员’的称号?”
众所周知,NCAA有几个最重要的个人奖项:全国最佳球员、奈史密斯奖以及约翰伍登奖。
而肖恩·巴蒂尔已经斩获了今年的奈史密斯奖和约翰伍登奖,如果再拿到全国最佳球员和锦标赛MOP(最佳球员),那么,肖恩·巴蒂尔将实现今年所有NCAA奖项的大满贯。
不过,杨策的回答却让记者十分意外:
“我不在乎!”
“我来这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赢球。”
“眼下的对手更重要,我没工夫考虑下一个!”
第二场亚利桑那vs密歇根州立的四强赛,氛围变得完全不同——
更沉静、更有温情。
赛前,卢特·奥尔森站在白板前,没有战术图,只有一句话:
“‘ForBobbi(为鲍比而战)!”
场边镜头捕捉到卢特·奥尔森回头望向替补席的空椅子。
他在想象妻子鲍比,就在场边和他一起出战。
阿里纳斯也出现在首发名单中。
赛前他在热身时使用了弹性绑带和喷雾止痛。
很明显,肌肉拉伤给他造成了影响。
任何一个有过受伤经历的人都明白,有时候,受伤给心理造成的影响,比身体还要大。
比赛中,阿里纳斯频繁拉伸右腿,以调整自己的状态。
他的移动明显迟缓,速度受限,突破能力下降。
但他仍可以在外线投射和防守对位上贡献力量,不再频繁冲击篮下。
开场第一球,阿里纳斯控球,给到低位杨策传导。
杨策背身虚晃,随后内传外给到阿里纳斯。
后者三分命中!
唰!
阿里纳斯的复出,在球队进攻上提供了外线火力。
但暂停期间,依然看到阿里纳斯移动时略微一瘸一拐。
好在亚利桑那开局很顺,他们用流动的攻势不断穿透密州大的防守墙。
而密歇根州立用他们的传统方式开局——防守、篮板、对抗。
一切都在野猫队的预料之中,除了——
扎克·兰多夫。
这个胖乎乎的大一新生,犹如洪水猛兽一般,在亚利桑那的内线翻江倒海,上半场在内线连续用身体碾压赖特得分。
更可怕的是篮板——
兰多夫依靠着吨位和长臂,上半场就在赖特头上拿了5个前场篮板。
半场结束时,亚利桑那38比39,竟然还落后1分。
助教米勒在半场更衣室里疑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我的目的只有赢球(第2/2页)
“球队打得这么顺,怎么还落后1分?”
奥尔森教练敏锐地感觉到问题所在——
“我们丢了太多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