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阳是晚上十点才到的。她推开门,带进一股室外未散的暑热气息,一边甩掉脚上的凉鞋,一边急促地说:“哎呀,快快快,给我弄点水,我要冲个澡,浑身都是黏糊糊的汗,难受死了。”
晓阳动作利索地脱着被汗水微微浸湿的外衣,很快就钻进了卫生间。不一会儿,里面就传出了“哗啦哗啦”让人清爽的水声。
我不太喜欢看电视,但习惯开着收音机,听点新闻和声音。省广播电台的晚间新闻正在循环播放。一个清晰的女声正在播报记者采访农民的片段,言外之意是现在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负担重,化肥、农药、种子价格涨得厉害,交完公粮和订购粮,一年到头忙活下来剩不下几个钱。接着又切换到一个男声,采访了几个不同行业的城市工人,虽然角度不同,但话语中都委婉地透露出一个趋势:现在生活好了,粮食支出在家庭开销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大家也能体谅种粮人的辛苦和不易。我能从这连续几天、不同角度的报道里嗅出明显的信号,这是在为下一步取消粮食统销统购、放开粮食市场价格的重大政策调整做舆论铺垫和思想动员。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省委党校学习时,一位资深教授讲过的话:重大经济政策出台前,总要经过充分的酝酿,先吹吹风,放放气球,看看社会各界的反应,试试水温深浅。
收音机里开始播报全省天气预报,播音员字正腔圆:“据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二十四小时,我省各主要地市天气情况如下:东宁,阴天,局部地区有短时阵雨,气温32到37摄氏度;东原,阴天,午后到夜间有分散性雷阵雨,气温33到36摄氏度,湿度较大,体感闷热……”
正听着,晓阳拉开卫生间的门,裹着一条白色的浴巾,头发湿漉漉地贴在光洁的额头、脸颊和修长的脖颈上,带着一身湿润的水汽和香皂的清香味儿走到我身边,笑着说:“三傻子,发什么呆呢?洗澡没啊?”
我竖起一根手指在唇边“嘘”了一下,示意她先别说话,顺手调高了收音机的音量,仔细听完了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