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于伟正靠在椅背上,魏昌全跑了,但留下的烂摊子才刚刚开始收拾。他想了想,又把常务副市长王瑞凤请了回来。
“瑞凤同志,坐。”于伟正示意王瑞凤坐下,“魏昌全的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啊!农资公司的问题,暴露出的是我们整个监管体系的漏洞。我想,有必要去市里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像东投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走一走,看一看。一方面,是调研‘三学’活动在企业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给企业提个醒,敲敲警钟啊!”
王瑞凤深以为然:“书记,您这个想法很及时!东投集团是咱们东原国企的标杆,去那里调研,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我完全赞同!”
“好!”于伟正当即拍板,看向旁边的郭志远,说道:“志远同志,马上通知东投集团齐永林同志,我和瑞凤同志下午三点去东投集团调研!主要是看看生产经营和‘三学’活动开展情况,让他们简单准备一下就行。”
下午三点,东投集团总部大楼前。董事长、党委书记齐永林带着班子成员早已等候多时。看到于伟正和王瑞凤的车队驶来,齐永林快步迎上,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诧异——这次调研,通知得太突然了。
“于书记!王市长!欢迎欢迎啊!领导们百忙之中莅临东投指导工作,我们倍感荣幸啊!”齐永林一边握手一边寒暄。
于伟正笑着回应:“永林同志,打扰你们了。主要是想来看看咱们东原国企的排头兵,学习学习经验,也看看‘三学’活动在基层企业的落实情况。”
一行人步入大楼。于伟正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四周。大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企业发展历程和荣誉奖牌,但……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三学”活动的宣传标语或学习园地。他不动声色,继续在齐永林的陪同下,参观了东投集团的荣誉室,听取了关于东投大厦建设进展、客运公司运营、高粱红酒品牌运营以及几个民生投资项目的简要汇报。
来到会议室落座,工作人员端上热茶。市委秘书长郭志远主持会议:“齐董事长,于书记和王市长这次来啊,主要是想听听东投集团近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三学’活动,企业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动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
齐永林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他重点介绍了东投集团在投资领域的布局和成效,如何通过资本运作盘活资产、获取收益,如何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投资前景看好的项目。他侃侃而谈,言语间充满了对市场投资的自信和对传统实业模式的某种……疏离感。
“……于书记,王市长,现在市场变化很快。我们东投的核心思路,就是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比如我们最近在关注的家电和农资市场,回报率非常可观。至于传统的生产制造,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已经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成本低,在制造业领域比我们国企更有优势……”齐永林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实体制造业的某种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