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客户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地说:“就怕这棉纺厂一直亏损下去,还没等到破产,市里就先采取行动了。听说郑红旗马上当副市长,估计市里会让他分管国有企业。他在基层干过,有丰富的经验,要是他派个新厂长来,杨哥,那咱们之前打的算盘可就全落空了。”
杨伯涛嘴角微微上扬,自己早就做了打算,再和柳如红慢慢拉近关系了,杨伯君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经营国有企业啊,最‘高明’的做法可不是让它盈利。你想想,要是厂子盈利了,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早就盯上了咱们的厂,那里轮得到让咱们来当厂长、副厂长呢?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厂子维持在不亏不赢的水平,这样一来,那些有点关系的人都不屑于来当书记、厂长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捏着手中的酒杯,轻轻摇晃着,里面的酒水泛起一圈圈涟漪,“把国企做成盈利,那难度可不小,但要做成亏损,简直太简单了。比如说,我今年厂里盈利了50万,我花60万去升级设备,这不就亏损10万了吗?操作起来容易得很。”
众人正说着,杨伯涛的大哥大又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这次,旁边的两个人急忙劝道:“大哥,还是先接电话吧,说不定真有什么要紧事呢。”
杨伯涛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潇洒地拿起大哥大,靠在椅背上,故意拖着长音问道:“哪位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严肃的声音:“杨伯涛同志吗?我们是市纪委的同志。现在我们要到棉纺厂做一些调查工作,请您做好配合啊……”
杨伯涛一听这话,原本红润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暗道:“我精心谋划做空国企的梦想,难道这么快就被发现了?这不可能啊!我一直做得很隐秘,怎么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