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幅画像,密密麻麻的,乍一眼看过去,有一种被无数死人凝实的怪异之感。
这些画像,全都画工精妙,工匠的技艺十分高超,起码是浸淫几十年以上的大家手笔。
尤其擅长对眼睛的描绘,那些画像中,一双双眼睛,就好像活的一样,不管你站在哪里,都感觉他们正在盯着你。
目光视线,一直跟随着你移动似的。
“这些古人的技巧还真是厉害,尤其是这些喜欢装神弄鬼的人!”
高策一眼就看出来,画像的眼睛处,使用了特殊的绘画技巧,以及特殊的颜料。
这种工艺,在现代很常见,但在古代,却是非常神秘了。
封偲北拜完祖先,见高策走了进来,最后给祖先磕了几个头,随后便站起身来。
“走,上二楼看看。”高策指了指一旁不远处的楼梯道。
封偲北闻言,立即跟上高策的脚步,两人沿着楼梯,上到了二楼。
这二楼,就没有前后之分了,是一整个开阔的大通间。
数十个古木架子,整齐的摆放着,将整个空间都占满了。
架子上,摆放着大量的线装古书。
高策神念扫过,看了看其中的内容,大多都是道藏典籍,其中,占据大头的,则是各种炉火炼丹之术。
各种稀奇古怪的丹药炼制之法。
大多数丹方,一看就知道,是那些古人脑袋一拍,凭空捏造想象出来的方子。
炼丹之术,传自先秦炼气士,后来融入道教,经过一代代的道士研究改良,形成了一套套高大上的理论。
不过大多华而不实,深邃玄奥,真要修炼,连门都很难入。
封师钴研读这些道藏,结合观山封氏所得的古巫之术,也沉迷于炉火炼丹,以求长生。
这些典籍里,还有不少,是封师钴自己整理汇编出来的。
封偲北捡起书架上的古书,看了几眼,便失去了兴趣。
随即便四处查看起来。
很快,就发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古画。
画中描绘着,无数盗墓贼,在悬崖绝壁上盗发悬棺的情形。
“这是.....《棺山盗骨图》?”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
看着这《棺山盗骨图》,封偲北回忆起了一个故事,是他们封氏的故事。
当年,大明江山已定,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皇陵了。
于是招来刘伯温询问,想让他来帮自己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造皇陵。
但是朱元璋出身寒微,曾见过前宋皇陵的惨像,担心自己的皇陵,也落得这样的下场。
于是又向刘伯温问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的皇陵,永远不被人盗。
刘伯温向朱元璋举荐了当时的观山太保封氏族长封王礼,言说他身怀异术,通晓天地。
他们封氏一族,本就是借助巫山棺材峡中的天书异器而发迹,习得了失传的许多巫术,还精通盗墓之术,并且,对于龙墓的结构和选址、建造,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封王礼本来是不想答应的,可是,这幅《棺山盗骨图》,被人拿到了朱元璋面前。
因为担心自身盗墓贼的身份泄露,被朱元璋问罪,封王礼无奈接下了这个活儿。
于是洪武皇帝御赐观山太保金牌,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这种差事,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因此,封氏也潜心研究陵墓建造,成为了其中的行家。
有了官方的身份,封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