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先生说的,只是基础理论而已,仅适用于新手入门。”
他的声音依旧有些紧张。
但聊起专业知识却像换了一个人。
“但要说‘大片感’,只靠这三点是远远不够的。”
他深吸一口气。
看向陈浩,语速开始加快。
“首先,手机拍摄的宽容度低,所以前期必须锁定曝光和对焦,避免画面忽明忽暗。其次,想要电影感,帧率要设置为24帧,并且开启电影模式的防抖,快门速度要遵循180度快门原则,也就是帧率的两倍,设置为1/50秒,这样才能拍出自然的动态模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不是大哥,你真会啊?(第2/2页)
“至于运镜,除了稳,更要考虑推、拉、摇、移、跟的镜头语言。比如用一个缓慢的推镜来聚焦人物情绪,用一个环绕运镜来展示环境。色彩上,手机直出的色彩太平,后期必须通过LUt或者手动调色来建立统一的色彩风格,比如青橙色调或者赛博朋克色调……”
张伟一口气说出了一大堆专业名词。
从前期设置到后期调色,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在给行业新人上课。
整个休息区,鸦雀无声。
陈浩张着嘴,已经完全听傻了。
而苏晓晓脸上的自信和得意。
则一寸寸地凝固、碎裂,最后只剩下呆滞。
她脑子里那些从短视频里学来的“干货”。
在张伟这套专业、系统的组合拳面前。
简直就像是幼儿园的简笔画。
被直接拿到卢浮宫和《蒙娜丽莎》挂在了一起
这已经不是一个层级的较量了。
这是降维打击!
不是……快递员大哥,你是真会啊?!
你确定自己不是哪个影视学院的导师或者摄影师,出来体验生活的吗?!
没有人注意到,在长桌的另一端,周逸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极淡的、玩味的笑容。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张伟身上短暂停留了一会。
心里给张伟这个名字。
打上了一个特殊的标记。
第一轮的较量,高下立判。
“既然是直播,那光会拍还不行。”
第二个提出问题的,是那位伪装成会计的律师王静。
她的问题更加专业和致命。
“请问两位,在进行户外直播时,如果遇到突发的网络信号波动,导致推流码率严重下降,你们会如何调整直播参数,以牺牲最少的画质为代价,来保证直播的流畅性?”
苏晓晓的心里咯噔一下。
升起一股极其不好的预感。
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超出了她作为“观众”的知识范畴了!
她只能硬着头皮。
根据自己看主播们闲聊时听来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答案。
呃,告诉她,降低……降低分辨率?
从1080P降到720P?
沈术面无表情地转达了她的“战术指导”。
王静听完,不置可否地看向张伟。
张伟这次连紧张都忘了。
几乎是本能地回答。
“单纯降低分辨率是效果最差的办法,会让画面直接变得模糊。”
“最优解是,在保持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优先降低视频的码率”
“同时将编码方式从H.264切换到对算力要求更高但压缩率也更高的H.265......”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直播的稳定性。”
又是一堆苏晓晓闻所未闻的专业术语。
秒杀。
彻彻底底的秒杀。
苏晓晓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
她感觉自己信誓旦旦打包票的脸,被扇得又红又肿。
这不对啊……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只要沈术随便走个过场,向大家证明他懂一点基本的直播和摄影知识,不就可以顺利拿到身份了吗?
结果半路杀出个快递员。
结果人还是个深藏不露的摄影技术大佬!
就在现场气氛因张伟的专业而变得有些微妙时。
“等一下!”
陈浩终于忍不住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对着周逸嚷嚷道。
“这样一个个比下去,时间都要不够了!”
“马上就十二点了!你干嘛不一开始就把所有身份描述都公布出来,让大家自己认领啊?!”
这道声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
它砸碎了大堂里由周逸一手构建的、名为“权威”的镜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周逸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周逸没有丝毫的意外。
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无人察觉的微笑。
可谁也没想到,命运的蝴蝶恰在这一刻轻轻扇动了它的翅膀。
陈浩的质疑、即将到来的声援以及周逸此刻选择的那近乎自信的从容。
这三个看似不经意的瞬间,竟然彻底拧成了一股无法逆转的因果之线。
它的一端,是此刻的对峙。
而彼端,则遥遥指向了一场本不应在今日,却为某人仓促拉开的血色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