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 第37章 我碰了不该碰的灰

第37章 我碰了不该碰的灰(2 / 2)

他说完,转身离去,背影沉稳如山。

可没人看见,他袖中玉佩正微微发烫,识海深处,系统提示悄然浮现:

【案件推演模拟器·准备就绪】

【核心证物已集齐:铜锁、布屑、编号、血书】

【是否进入模拟空间,还原丙午年七月初九刑房之夜?】当夜,大理寺评事房内烛火摇曳,窗纸被风撕出细长的裂痕,一道暗影如墨般泼洒在墙。

沈观独坐案前,四壁无声,唯有玉佩贴于心口,微光流转。

他闭目凝神,指尖轻压眉心,低声道:“启动——【案件推演模拟器】。”

刹那间,天地倾覆。

识海翻涌如潮,黑白光影自虚空中铺展,一座阴森刑房缓缓成形:青砖浸血,铁链垂地,寒气从脚底直窜脊椎。

画面清晰得令人窒息——囚犯跪伏于堂中,衣衫褴褛,发丝散乱,颈上锁骨处赫然钉着一枚铜锁,正由一名执笔老吏记录口供。

那人背影佝偻却挺直腰杆,肩披深灰官袍,袖口绣有典狱纹饰。

是霍九章。

“姓名?”

“柳……柳青萝。”

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屈的颤音。

沈观屏息旁观,目光紧锁每一寸细节。

审讯看似寻常,可就在行刑令即将落笔之际,影像猛然扭曲,如同被烈火吞噬的画卷,一角焦黑蔓延,整个场景轰然崩塌!

【警告:记忆锚点缺失,关键感官数据不足,无法重构完整时间线。

补全需求:原始触觉、嗅觉、痛觉信息。】

系统冰冷的提示在脑海中回荡。

沈观眉头紧锁,心头疑云翻滚。

为何偏偏断在行刑一刻?

不是没有线索,而是有人刻意抹去了那一刻的“真实”——连亡魂的记忆都被烧成了灰。

他猛地睁眼,冷汗已浸透后背。

片刻沉思,灵光乍现。

他忽然想起地库墙角那片霉斑——潮湿、腐朽,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腥甜,那是陈年血土混着石灰的气息,是尸体与火葬场共舞后的余味。

那种味道,不属于今日,只属于十年前那个雪夜。

他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地库残砖,其上斑驳暗红,正是当年渗入砖缝的干涸血迹。

指尖轻触,仿佛触到了时光的裂缝。

“再来。”

意念催动,识海再启。

这一次,并非画面先行,而是无数声音如潮水般灌入耳膜——

“不招?那就一钉一问!”

“娘——!”(少年嘶喊戛然而止)

“骨要穿,锁要封,嘴要烂!”

惨叫、哀嚎、铁钳撬齿的咯吱声、皮肉撕裂的闷响……纷至沓来。

沈观双拳紧握,牙关咬出血腥味,仍不肯放手。

他看见雪夜中,数名白袍人将囚徒拖出牢门,脚下积雪染成黑红;他听见铜锁锻打的节奏,竟与钉入锁骨的锤击完全同步——这不是刑具,是仪式。

而最深处的记忆碎片里,一个女子伏在炉前,将一封血书卷成细条,塞入自己女儿的指骨之间,低语如风:“藏好……若将来有人能拼出这锁的密码,请替我……点燃它。”

意识骤然抽离,沈观跌坐于地,胸口剧烈起伏,手中卷宗无风自动,一页空白纸竟浮现出一行行墨迹——那是陆明修偷偷誊录的冤案口供片,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

其中一句,如刀刻心:

“吾女藏信于骨,若后世有缘者见之,请代她鸣冤。”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抚过那行字,仿佛触到了十年冤魂未冷的执念。

就在此时——

窗外瓦片轻响,极细微的一声,却如针扎入寂静。

沈观猛然抬头,只见屋脊之上,一道黑影掠过月轮,披着熟悉的白袍,身形瘦削如鬼魅。

那人未作停留,лишь一片素绢飘然坠落,轻轻搭在窗棂。

他疾步上前拾起,绢上绘着三座坟茔位置,墨线苍劲,标注清晰。

中央一座,写着四个小字:

阿烬之母。

远处钟楼忽传一声闷响,似远似近,仿佛回应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契约。

沈观立于灯下,掌心紧握残砖,指节泛白。

夜风穿堂而过,吹不熄眼中燃起的火。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如呢喃,却坚如铁铸:

“你们烧了尸,封了口,可灰里埋的……是火种。”

风过无言,新的名字,已在心头刻下。

最新小说: 逆袭人生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积怨气值抽奖,凌小姐身家兆亿! 你送我入狱,我带娃离婚你哭什么 萌宝别画符了,阎王都被你招来了 离婚后,从草根崛起 三岁的奶娃小焉宝被师傅赶下山叶灵焉 渣男要吃绝户?我搬空家产去随军 小焉宝道士叶灵焉 萌娃小道士下山小焉宝叶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