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临危受命的极限测试(第1/2页)
赵四的话音落下,车间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和陈高工身上。
李副部长微微颔首,算是默许了这次即兴的、充满风险的演示。
“好!那就让我们开开眼。”
陈高工双手背在身后,站定在距离五轴平台不远不近的位置,其他几位专家也纷纷找好观察角度。
他们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更浓了。
赵四没有犹豫,转身快步走向控制台。
王永革、陈继业等人立刻围拢过来,眼神里带着紧张和询问。
赵四低声道:“按原计划,演示那个带圆弧插补的简单轮廓程序。”
“永革,检查工件装夹。继业,再确认一遍所有接线和接地。动作要快,但要稳。”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
赵四则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
他知道,仅仅重复之前成功的斜线运动,绝不可能让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信服。
必须展示更复杂的能力。他脑海中那幅工业知识图谱悄然浮现,“自动控制”节点光芒流转,关于圆弧插补算法和精度补偿的细节清晰无比。
他迅速在脑海中再次复核了那个预先准备好、但还未进行过完整测试的加工程序——一个包含直线和逆时针圆弧的简单凸台轮廓。
“赵组长,准备就绪。”陈继业检查完毕,低声报告。
王永革也打了个手势,表示工件已装夹牢固。
赵四点点头,从旁边一个上了锁的铁柜里取出一卷崭新的打孔纸带。
这是技术员根据他提供的代码,在纸带穿孔机上小心翼翼制作出来的,上面记录着那个轮廓加工程序。
他将其熟练地装入纸带阅读机。
“各位领导,专家,”
赵四转过身,面向众人,声音清晰而平稳,“接下来我们将演示一个简单的轮廓加工,包含直线和圆弧插补运动。”
“由于是首次运行该程序,我们将采用较慢的进给速度。”
他没有过多解释,直接下令:“启动!”
操作员按下按钮,纸带阅读机发出规律而略显刺耳的咔哒声,纸带缓缓卷入。
控制柜内,各块板卡上的指示灯开始以更复杂的模式闪烁跳动。
五轴平台上的主轴电机首先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
接着,X轴和Z轴滑座开始同步移动。起初是直线运动,刀架在铝料上方划出一条直线。
动作平稳,与之前测试无异。陈高工等人静静看着,未置可否。
关键的转折点到来。当刀架移动到预定位置,需要从直线运动转为圆弧运动时,控制柜里一块负责圆弧插补运算的板卡指示灯闪烁频率骤然加快。
机床的运动轨迹开始出现弧度。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Z轴滑座在转向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但清晰可闻的“嘎吱”声,运动轨迹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但肉眼可见的顿挫,导致即将成型的圆弧起点处出现了一个不自然的折角!
虽然设备很快恢复了运动,继续走出圆弧轨迹,但那个瑕疵已经刻在了那里。
现场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王永革的脸色一下子白了,陈继业扶眼镜的手僵在半空。李副部长的眉头微微皱起。
刘总工和孙总工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陈高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看来,这‘新脑子’偶尔也会‘卡壳’。”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一次失败的演示,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绩都会被大打折扣。
赵四的心脏也是猛地一缩,但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
知识图谱中关于伺服系统动态响应和机械间隙补偿的信息飞速闪过。
“不是控制逻辑错误,”他瞬间判断,“是Z轴伺服驱动在方向改变瞬间响应延迟,叠加了丝杠传动机构的反向间隙!”
问题很棘手,涉及机械和电气的耦合,不是简单修改程序能解决的。
但现在停下来解释,只会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