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明末隐龙 > 清廷的议和算计

清廷的议和算计(1 / 2)

清廷的议和算计(第1/2页)

紫禁城武英殿的檀香,是御用监特制的沉水香,寻常王公大臣难得一闻,此刻却在殿内凝滞成一团化不开的阴霾。鎏金铜炉里的烟丝袅袅升起,却连龙椅上方“建极绥猷”匾额的金边都染不透,只让那方御座显得愈发冰冷。

龙椅上,年仅十岁的顺治帝福临双手攥着膝头的明黄缎面,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上面的云纹。他不敢抬头,目光总忍不住往御阶下瞟——那里站着的,才是这大清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摄政王多尔衮背对着御座,玄色蟒袍的下摆垂落在金砖地面上,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墨池。他面朝殿外灰蒙蒙的天色,宽阔的肩背挺得笔直,却像一块从长白山上凿下的寒冰磐石,每一道衣褶里都透着慑人的威压,压得满殿王公大臣几乎喘不过气,连呼吸都不敢放重。

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炉底的轻响。镶黄旗固山额真苏克萨哈站在左翼前列,指节攥得发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身后几位同旗亲贵,甲胄上还残留着西南战场的硝烟味,脸上的悲愤与屈辱像未干的血痕,明晃晃地刺目——多铎亲王,他们镶黄旗的擎天柱,连同数千八旗健儿,永远埋在了蜀地的白帝城,那是自太祖爷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八旗子弟从未受过的奇耻大辱!

汉臣班列里,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垂着双手,花白的胡须垂在胸前,看似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将自己凝成了一尊木雕。可他微微蹙起的眉头,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将殿内的凝重刻进了骨子里。他身侧的洪承畴,穿着一身簇新的一品仙鹤补服,却难掩眼底的疲惫。这位前明蓟辽总督、如今的大清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脸上总是挂着一层木然,唯有那双深陷的眼窝中,偶尔闪过的精光,像毒蛇窥伺猎物般,透着几分让人胆寒的敏锐。

“念!”

多尔衮的声音突然响起,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刀子,刮过殿内每一寸空气,让所有人的心脏都猛地一缩。通政使司的官员慌忙上前,双手捧着一份染着湖广风尘的加急战报,指尖因紧张而颤抖。战报的封皮上,“六百里加急”的朱印已被旅途的颠簸磨得有些模糊,却依旧透着十万火急的紧迫。

“……川东逆酋林宇,挟西南大胜之凶焰,裹挟流民,号称十万,已据宜昌、荆州上游要津……”官员的声音干涩得像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带着颤音,“其前哨轻舟快马,屡屡出没于大江北岸,窥我武昌、岳州……我镶黄旗、正白旗残部虽依托天险,屡挫其锋,然逆贼火器犀利,士气甚嚣……幸赖长江天堑阻隔,彼等粮秣转运艰难,攻势暂缓,然其主力陈兵江北,虎视眈眈,已成肘腋之患……”

“肘腋之患”四个字落下,苏克萨哈的呼吸骤然粗重起来,胸口剧烈起伏——那“镶黄旗残部”,是多铎亲王留下的最后血脉!殿内的满洲亲贵们脸色更是一片铁青,有人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刀,甲胄碰撞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这哪里是“肘腋之患”,这分明是林宇那逆贼,举着刀架在了大清的脖子上!

战报念完,殿内再次陷入死寂,只有殿外的寒风呼啸着拍打窗棂,像无数冤魂在哀嚎。多尔衮缓缓转过身,那张曾让无数明军闻风丧胆的刚毅面庞,此刻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鸷。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如同鹰隼掠过草原,最后落在墙壁上悬挂的巨幅舆图上——那片被朱砂圈出的“川东”,像一块刺眼的伤疤,烙在大清的疆域上。

“镶黄旗,我满洲上三旗之精粹!多铎,太祖爷的爱子,朕的手足!”多尔衮的声音里压抑着雷霆般的怒火,每一个字都仿佛从齿缝里挤出来,带着血腥味,“竟……竟折戟沉沙于蜀地一隅!此非一军一城之失,乃我大清开国未有之奇耻大辱!”他猛地一掌拍在舆图旁的紫檀案几上,案几上的笔架、砚台瞬间被震得嗡嗡作响,几滴墨汁溅在舆图的长江流域,像绽开的血花。

“今林宇此獠,不过一介草莽流寇,竟敢挟余威,兵临大江!视我八旗如无物!”多尔衮的怒火几乎要冲破胸膛,却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虽赖天险阻其兵锋,然南蛮气焰复炽,江南震动!此獠不除,我大清寝食难安!”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范文程,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宪斗,你素来多谋,说说看,此局,当如何破之?”

范文程早已在心中将局势推演了无数遍,闻言立刻出列,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他抬起头,声音沉稳却字字千钧:“王爷息怒。林宇骤起于西南,整合残明余烬,其势已成,确为心腹大患。然……”他话锋一转,枯瘦的手指指向舆图,“我大清之忧,非独在西南一隅!实乃腹背受敌,力有未逮!”

他的指尖先重重落在福建沿海,那里用蓝色标注着“郑森”二字:“海逆郑森,借其父郑芝龙之余威,盘踞金门、厦门,拥楼船千艘,水师纵横无忌!去岁袭破温州,劫掠府库;今春又扰台州,焚毁我军粮船数十艘!我沿海诸省,驻防兵力被其牢牢牵制,岁糜钱粮数百万两,却难以根除。此一患也,如附骨之疽,耗我国力!”

接着,指尖移至夔门、三峡一带,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夔东十三家”的字样:“夔东群丑,李来亨、郝摇旗、刘体纯等辈,啸聚山林,依托三峡天险,行踪飘忽。时而出川劫掠粮道,断我西南军需;时而入陕袭扰州县,威胁关中腹地。我川陕驻军疲于奔命,剿之不尽,抚之难安。此二患也,如芒在背,掣我兵力!”

最后,他的手指扫过直隶、山东、山西的版图,那里用红色虚线标注着“民怨”:“连年征战,北地丁壮凋零,田亩荒芜。更兼剃发、圈地之令,民怨暗涌。各地反清会党、溃兵游勇,犹如野火,此起彼伏——上月山东有谢迁起义,本月山西又有姜瓖余部作乱!盛京乃祖宗根本,需重兵镇守;蒙古各部虽臣服,亦需安抚。八旗劲旅虽勇冠天下,然分兵把守万里疆域,千里驰援,实已左支右绌,成强弩之末矣!此三患也,动摇国本,恐生内变!”

范文程的分析条分缕析,像***术刀,剖开了大清看似庞大的帝国躯体下隐藏的脆弱脉络。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连那些原本主战的满洲亲贵,也沉默了——他们终于意识到,大清早已不是入关时那般势不可挡,如今的局面,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清廷的议和算计(第2/2页)

最新小说: 玉藏龙渊:赌石神龙 师娘别闹,徒儿要下山去祸害未婚妻了 可可西里1997 八零渣夫别跪了,她被大佬宠上天 凡人穿越修仙苟活 糟糕!新婚夜,和姐姐走错了婚房 凤凰展翅 枭凰临九域 惊悚片生存守则 逼婚成功后,渣男小叔耳根被我撩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