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根基,打造北伐铁壁(第1/2页)
中军帐内的烛火跳动着,将沙盘上的山川河流映照得明暗交错。林宇的目光缓缓扫过西南全域的标记,最终定格在沙盘中央那处插着微型赤色战旗的位置——那里是磐石新垒,是整个西南抗清力量的心脏,更是未来挥师北伐、剑指中原的唯一前进基地。战旗的布料虽小,却在烛火下泛着灼热的光,仿佛早已点燃了复兴大明的燎原之火。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面前三位神色肃穆的将领身上。叶梦珠一身灰色工装沾满了泥浆与铁屑,指尖还残留着修补工事时的粗糙质感;陈墨手捧厚重账簿,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摩挲,仿佛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军队的命脉;吴明远的白大褂上飘着淡淡的草药香,袖口还沾着刚熬制好的药膏痕迹。三人虽各司其职,却都带着同一种为基业献身的坚定。
“磐石新垒,是我军的根基命脉,更是日后北伐中原的桥头堡。”林宇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一个字都像砸在青石上般掷地有声,“你们三人分管工事、物资与医疗,便是守住这根基的三道铁闸。这担子,比前线杀敌更重——前线失了阵地尚可夺回,根基若垮,我等再无复兴之日!”
叶梦珠率先上前一步,工装下的脊背挺得笔直。连日修补工事让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钢:“请林帅吩咐!只要能筑牢堡垒,哪怕三天三夜不合眼,末将也绝无半分怨言!”
“叶娘子,你首要之事,是加速修复并加固堡垒防御工事。”林宇俯身指向沙盘上磐石新垒的西棱角堡,那里的标记比其他区域更暗,显然是曾被清军炮轰的薄弱处,“西棱角堡之前虽做了初步修补,却经不起清军重炮再轰。你可采用糯米灰浆混合铁片的古法——将糯米熬成浓浆,与石灰、黄土按比例调配,再掺入切碎的熟铁碎片,这样筑成的墙体,能硬生生扛住佛郎机炮的轰击。”
他顿了顿,手指又移向炮位区域,语气愈发严肃:“现有炮位需再增设五门佛郎机炮,每门炮都要反复校准射程,务必让炮口覆盖堡垒周边三里范围,形成无死角的火力网。此外,堡垒外围要挖掘三道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引附近河水灌入,再在壕沟内侧设置三层拒马与鹿砦——拒马要用碗口粗的硬木打造,顶端削尖并裹上铁皮;鹿砦则需将带刺的树枝交错捆绑,务必让清军连靠近堡垒的机会都没有。”
叶梦珠听得极为专注,手指在掌心悄悄勾画着工事布局,心中已开始盘算所需的石料、糯米、铁片数量,甚至连抽调多少工匠、分几班赶工都有了初步计划。她清楚,这西棱角堡不仅是堡垒的防御要点,更是前线将士的“定心丸”——只有堡垒成了铜墙铁壁,前线厮杀的弟兄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末将明白!三日内定能完成加固,绝不让清军再从西侧突破!”
林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捧着账簿的陈墨。陈墨立刻上前,将账簿轻轻放在桌案上,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属下已将近期归附队伍的人员、物资统计成册,只待林帅吩咐如何统筹。”
“陈墨,你要做的,是让每一件物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作用。”林宇的手指在账簿上轻轻点了点,“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军械、粮秣配给簿册——军械需按火铳、长矛、弓箭分类登记,火铳要注明射程与弹药数量,长矛要标记长度与锋利程度,弓箭则需统计箭杆材质与箭镞类型;粮秣要按大米、面粉、腊肉细分,甚至连咸菜、干粮的数量都要一一记录,确保每一件物资都有据可查,既不能浪费,也不能让前线将士缺衣少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稳固根基,打造北伐铁壁(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