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坐盛行,轻罪重罚。
他这些时日除了按照林凤至给的时间表科学饮食作息,他也在思考,原来的自己临终时做的抉择。
难道原来的自己选择扶苏作为继承人,就没有别的心思在里面吗?仅仅只是因为他是长子,在诸子之中还算有能力吗?
不是的。
他常常想起玄鸟梦境之中博浪沙的刺杀。那携着劈山倒海之势的铁锤向下滚来砸中他的副车,他没有一刻忘记这个梦。
只是后面接着关于自己死亡的梦更加惊骇,所以他才迫切地想要弄清楚自己死亡的谜团。这并不意味着他遗忘了这个梦。
实际上,玄鸟示意的每一个梦他都在反复地咀嚼和推测,到底是怎么样的进程才会导致那样的结果。
嬴政想到博浪沙的刺杀,也不免心惊。他一生经历过的刺杀不算多,许多都被消弭在无形之中。真正舞到他面前的屈指可数。
他现在切身经历的刺杀有两次,第一次是一统六国之前荆轲为燕国刺杀他,还有一次是天下初定时,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为了荆轲刺杀他。
荆轲刺秦时,是战国分裂之局,可以说是各为其主。
但高渐离刺杀他的时候,六国已灭,嬴政的心态正在从征服者转为统治者。高渐离的行为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六国之人不会为他所用。*
第一次东巡已然安全结束,但他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再次东巡。
在大秦治下、在天下一统几年之后,有人在博浪沙刺杀他。
尽管铁锤击中的是副车,但刺客能在严密护卫的清查之下行刺,彻底暴露了保卫的漏洞。
博浪沙原是韩国地界,北临黄河,南接官渡河,沙丘脸面、沼泽丛生、芦苇密布,便于埋伏和撤退,这样的地貌太适合进行刺杀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六国中仍旧有人在为故国之仇与当今天子以命相搏。
始皇帝意识到,即便六国一统,反抗的势力依然存在并且威胁巨大。
他隐隐感觉到单纯依靠高压统治和严刑峻法在治理庞大帝国的力不从心。
这是他未曾严明也不太愿意深究的疑虑。
扶苏主张“宽仁”,与法家严苛路线相悖。难道其中没有他想过却未曾言明的转换路线吗?他没有立刻处置淳于越一行人,不正是心中有所忧虑吗?
“陛下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确为千古伟业。您所言皆为实情。修驰道、筑长城、凿灵渠,初衷是为天下长治久安,此心可昭日月。然而,陛下将财政空虚之责全推于六国,却忽略了统一后新政之失。陛下是在狡辩吗?”
始皇帝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