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迟的见识,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内。
他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黄先生听完之后,思维一下就打开了许多。
那以后,两人就开始了较为紧密的交流,下班后,两人偶尔会通电话。
假期的时候,黄先生还会约张砚迟打打羽毛球之类的。
活动都是在比较私密的场所,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关系越来越近。
莫说是陈双了,就连张砚迟的家人都不知道这些。
老张这人就是这么稳。
按张砚迟的说法,这个过程中,或许黄先生还在考察自己,就是要看看,他张砚迟,是不是那块干大事的料。
要是一和领导接近,就觉得自己得势了,就飘起来了,就到处说,那这种人,一看就是成不了事儿的。
话说回宋轩宁。
张砚迟在宋轩宁后面,提交了退下来的申请之后没多久,张砚迟就把这事跟黄先生说了。
因为张砚迟的申请,是到不了黄先生的层面的。
但是这事,张砚迟觉得,一定要跟黄先生讲。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黄先生有些惊讶。
张砚迟把自己的处境,如实的跟黄先生讲了。
当时是绝望的。
不是为了谋求帮助,是对朋友的坦诚。
黄先生听了之后,叫他耐心一点,或许事情还有转机也说不定呢。
这么一听,张砚迟就动了心。
黄先生跟他说,自己知道,接替宋轩宁的人,会是谁。
那人也姓黄,是黄先生的校友加老乡。
此人不在粤省任职,之前也是在京都做事。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人员更替,京都那边也参与了进来。
因为粤省的整个格局,最近要大动。
这或许是机会。
黄先生帮忙引荐,让张砚迟跟他的老乡加校友,见上了面。
这种引荐,其实就是一种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