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开头,是一个造型古怪的石头人雕像,高高地举着一支燃烧的火炬。
秦天眉头微皱。
他总感觉这个东西。
他好像在哪见过?
画面继续推进。
所谓“粗片”。
就是一部刚刚拍摄完成,尚未经过后期剪辑,配音,调色,特效等工序处理的原始素材。
里面的剧情时间线可能是混乱的。
场景连接生硬。
甚至可能包含穿帮镜头和演员的即兴发挥。
没有剧本辅助。
一般人很难理清头绪。
这对于拥有记忆宫殿能力的秦天来说,并不算什么难题。
他直接将播放速度调整到四倍速。
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剧情片段。
人物对话。
场景切换。
涌入他的大脑。
然后被迅速分类,整理,归档。
在他的记忆宫殿中。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重新排列组合,捋顺逻辑,还原出影片试图讲述的故事脉络。
然而,随着剧情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秦天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最后。
秦天的脸几乎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这部名为《燃烧》的影片,其内核简直歪到了姥姥家。
无论秦天如何在脑海中尝试调整叙事顺序,人物动机。
这部剧从骨子里都透露出一种令人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不适感。
它看似在讲述一段虚构的历史变革。
却处处充斥着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恶意扭曲和污名化。
它将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归因于所谓的人性之恶和制度缺陷。
刻意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
它塑造的所谓英雄角色,行为逻辑混乱,充满了自我矛盾和双标。
刻意脸谱化,妖魔化。
最典型的就是咪咪眼。
更隐晦的是影片中大量使用具有特定指向性的符号,意象和台词。
潜移默化地输出着一种否定自身文化传统和历史进程的价值观。
“这部剧绝对有问题。”
秦天关掉了视频。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屁股歪了。
这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文化渗透。
赵大山的直觉没错。
这玩意儿如果流传出去,确实会遗害后世。
秦天原本只是想调查事情的真相。
没有出人命。
按照职责划分,并不属于他的管理范畴。
可现在秦天非管不可。
“踏马的。”
“吃饭骂厨子。”
秦天拨通了张小刚的电话。
“喂,老张。”
那头传来了张小刚热情洋溢的声音。
“喂,秦天老弟。”
“你可算想起我老张了。”
“喂,老张,有时间见一面吗?”
电话那头的张小刚一听就十分兴奋。
“秦天。”
“你说这话就见外。”
“咱们两个还说什么时间不时间。”
张小刚继续道:“你来找我,还是我去接你。”
秦天想了一下。
“我去找你吧。”
“没问题。”
“我等你。”
与此同时。
帝豪国际酒店顶楼。
宴会厅内。
原本正被一群明星,导演,投资人簇拥着谈笑风生的张小刚。一挂断电话。
立刻对周围的人做了个抱歉的手势。
“诸位,不好意思,失陪一下。”
“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一会就到了。”
“我必须亲自去迎接。”
张小刚的这一举动,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