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冬季来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联合盟友,寻宋贼破绽,再一战定乾坤!
彼时,朕必亲率大军踏破宋都,将今日之辱百倍丶千倍奉还!
尔等皆是大金勇士,朕信尔等能解朕苦心,忍今日悲痛与愤怒。为大金,再忍一时!朕在此立誓,必为宗亲报仇,让大宋为今日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听了完颜阿骨打的「肺腑之言」,金营之中,那震天的呐喊声渐渐低了下去,只余狂风卷着枯草,在旷野上呜咽。
完颜撒离喝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渗出,他却浑然不觉。他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如裂帛:「陛下!臣————臣不甘心!」
「臣亦不甘心!」周围的将领们纷纷跪倒,甲胄碰撞之声连成一片,像是一曲压抑的悲歌。他们望着高台方向,眼中怒火未熄,却又多了几分挣扎与无奈。
老将骇里颤巍巍地开口,声音里带着哭腔:「陛下所言,臣等皆知。然————
眼睁睁看着宗亲受屠戮,我等却束手无策,这————这与懦夫何异?!」
完颜阿骨打看着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却又很快被坚定取代。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朕知尔等之心。然,一时之勇,若换得亡国灭种之祸,岂是忠臣所为?!今日之辱,朕与尔等一同铭记!我等且卧薪尝胆,来日还给宋贼!」
「陛下————」
骇里还想说什麽,却被完颜阿骨打抬手打断。
「待寒冬降临,宋军不耐严寒,火器威力亦会受限。届时,朕必亲率大军,踏破宋营,为宗亲复仇!」完颜阿骨打的声音掷地有声,「今日之忍,是为他日之雪恨!尔等,可明白?!!!」
金人全都沉默了,他们抬起头,望着完颜阿骨打坚毅的面容,眼中的不甘渐渐被决心取代。
是啊!陛下所言极是,为了大金的存续,他们必须忍。
完颜撒离喝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朗声道:「臣,明白了!愿随陛下,忍一时之辱,待他日雪恨!」
「臣等愿随陛下!忍一时之辱,待他日雪恨!」众将齐声高呼,声音虽不如先前激昂,却带着一股悲惨的坚定。
狂风依旧呼啸,却再也吹不散金营中那股隐忍的决心。
完颜阿骨打望着远处宋军阵前的高台,眼中寒光闪烁,赵俣,今日之辱,朕必百倍奉还!!!」
宋军阵前,高台旁。
关胜前来向吴用禀报:「相公,金人那边静了下来,莫不是有何诡计?」
吴用摆了摆手:「不必管他,明日继续。」
吴用四平八稳地回了军营之后,没做过多停留,就立即回金上京城面见赵误了。
赵俣其实已经知道了,吴用没能将金军逼来决战,可他还是宣吴用前来觐见。
见到赵俣了之后,吴用当即一拜在地:「臣无能,使陛下背上污名,又未能逼出金贼,求陛下赐罪!」
赵俣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且阿骨打乃当世英雄,在遇到朕之前,亦是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不中你这激将之计,情有可原。」
见赵俣并没有将责任全都推诱给他,吴用心中大为感激,他立马提醒赵俣:「陛下,臣观金贼,势必要将战争拖至冬季,绝不可教他如愿,不如立即撤去后方据险而守,待明年春暖花开,再卷土重来?」
这是赵俣君臣事先就商量好的应对措施,哪怕赵俣都亲自跑了这一趟,该战术撤退,也得战术撤退啊。
所以赵俣很快下旨:「执行暂退计划。」
随着赵俣的一声令下,最先被撤离的就是金上京城中的民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金贼构祸,边尘未靖,上京城中军民久遭兵戈之扰,朕心深悯。
兹特颁令:凡上京城中民众,无论汉丶女真丶契丹诸族,皆朕赤子。若愿随我军移驻永明城者,即册为宋民,免除三年赋税;迁徙途中,官给廪食,足备粮草:至永明后,悉数分配房屋土地,使各得其所。
愿随我军迁去永明城者,限三日内,各宜收拾行装,听候编排启行。其不愿随迁者,亦不加强迫,任其自便。
尔等务须相互转告,勿失良机。
钦此!
赵俣将圣旨交由翰林院誊写数份,随即由地方官吏誊抄百份,于城中大街小巷遍贴。
不多时,金上京城内的鼓楼丶市集丶城门等繁华之处,便都贴上了这道黄纸圣旨。
百姓们围聚观看,起初他们还带着几分疑虑,待得知「免三年赋税」丶「包食包粮」丶「分配房屋土地」时,人群中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
民众中也有明白人,他们知道,金上京城中的粮食已经被宋军给吃得七七八八了,金上京城附近的粮草也已经被宋军给收割了,他们要是留在金上京城中过冬,很可能会因为粮食短缺而饿死。
—一大宋的宣传部特意放出消息说,宋军撤离金上京城时,会将运不走的粮食全部烧毁,一粒粮食都不会给金军留下。
这让金上京在今年冬天出现饥荒的概率无限增加。
而跟宋军撤去永明城,至少可以保证有吃有住,明年还有田种。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金上京城中的人,没道理不跟宋军走。
再者来说,宋军攻下了金上京城以后,虽然也没少造杀戮,但他们杀的都是金国的皇室丶宗室丶贵族丶官吏,于普通民众可是秋毫无犯,而且从来都是公平买卖,这也让金上京城中的民众对未来多了几分期许。
这也就使得,绝大多数金上京城中的民众都愿意跟宋军走。
如此一来,哪怕等宋军撤走之后,金人收复了金上京城,也只能得到一座空城。
就在,大宋官吏沿街宣讲,解答百姓的疑问,登记愿意迁徙的人家,整个上京城都忙碌起来,为三日后的撤退做着准备时,岳飞和刘很低调地前来求见赵俣。
赵俣不知道岳飞和刘錡找自己干什麽,但他知道,他们二人都是大宋的肱骨大将,是大宋未来的希望。
所以,尽管因为没能逼得金军前来决战,赵俣的心情很不好,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接见了岳飞和刘錡。
君臣三人见面后,赵俣开门见山地问:「二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
岳飞和刘錡互看了一眼后,刘冲岳飞点了点头,示意岳飞来说。
岳飞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说:「陛下,我二人欲夜袭金营,若得成功,我大宋或可不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