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陈建华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工作着。他重新计算了所有的关键参数,重新设计了传动系统的结构,重新选择了液压元件的规格。
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技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团队成员。
“小王,你来看这个齿轮的受力分析。“陈建华把王家祥叫到身边,在图纸上详细解释着每一个计算过程。
“老王,这个加工工艺你要注意,齿面硬度要达到HRC55以上,否则容易磨损。“他又向王师傅交代着制造要求。
“小张,采购这些轴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进口的,国产的精度还不够。“他对张国强说道。
郑昊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陈建华不仅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毫无保留地在传授知识。这种老一辈技术人员的品格,让他深深感动。
第四天,陈建华拿出了重新设计的图纸。
“按照新的设计,传动轴的安全系数提高到4.0,变速箱增加了同步器,液压系统增加了溢流阀和缓冲器。“陈建华指着图纸说道。
“这样改动,成本会增加多少?“郑建国关心的还是钱。
“材料成本增加大约800元每台,但可靠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至少延长一倍。“陈建华说道。
“800元...“郑建国嘀咕着。
“建国大哥,“郑昊拍拍他的肩膀,“800元换来的是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这笔账很划算。“
“关键是现在零部件供应商愿意按新图纸加工吗?“刘师傅提出了实际问题。
“这个我来解决。“陈建华说道,“我在行业里还有些老关系,可以帮你们联系可靠的供应商。“
“那太好了!“大家都很兴奋。
但陈建华泼了盆冷水:“别高兴得太早。设计改好了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加工制造。你们现在的工艺水平还不够,需要大幅提升。“
“怎么提升?“
“培训。“陈建华说得很简单,“我会在这里待一个月,手把手教你们。但你们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从第五天开始,西尧重工进入了魔鬼训练模式。
陈建华的要求极其严格。加工一个齿轮,要求精度达到7级,差一点都不行。装配一个部件,要求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不允许任何违规操作。
“重做!“这是陈建华说得最多的话。
王师傅加工的一个轴承座,尺寸偏差0.05毫米,陈建华毫不客气地要求重做。
“陈总工,0.05毫米的误差不会影响使用的。“王师傅有些不理解。
“不行就是不行!“陈建华很坚决,“做技术来不得半点马虎。0.05毫米的误差,可能导致轴承提前损坏,影响整机可靠性。“
张国强负责采购的密封件,陈建华发现有两个规格不对,立即要求退货重买。
“陈总工,这个密封件虽然规格不完全对,但能用。“张国强觉得有些浪费。
“能用和好用是两个概念。“陈建华不讲情面,“我们要做的是精品,不是能用就行的粗货。“
最辛苦的是王家祥,陈建华要求他重新学习液压系统的设计原理,从最基础的流体力学开始。
“小王,你的理论基础不扎实。“陈建华指着一堆书说道,“这些书你都要看完,还要会应用。“
王家祥看着那一摞厚厚的技术书籍,头都大了。但他没有抱怨,而是每天晚上挑灯夜战,认真学习。
半个月过去了,大家都累得够呛,但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凝聚力空前增强了。大家都被陈建华的专业精神感动,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师傅,我觉得咱们有希望了。“张国强对王师傅说道。
“是啊,有陈总工指导,咱们的技术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王师傅也很有信心。
第20天,新的零部件开始陆续到货。这次的质量明显比以前好很多。
第25天,开始重新组装样机。这次的装配过程井井有条,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第28天,新的样机组装完成。从外观上看,和之前的样机没什么区别,但内在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提升。
“明天试验。“陈建华说道。
这一夜,所有人都没睡好觉。成败就在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