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是当今圣上的亲姑母,她身边的覃嬷嬷原本是罪臣之女,按照律法该被卖做罪奴,但覃嬷嬷的母亲曾与大长公主有过几分交情,她便将人保了下来,作为自己身边的一个婢女。
覃嬷嬷自小便是千金贵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颇有才情,若不是因为家族获罪,她从前在京城,也是贵女的典范。
旁的不说,便是大长公主所出的三位郡主,都是由覃嬷嬷亲自教导长大。
京城之中自然也有其他人家想要将覃嬷嬷请过去教导女儿,只是大长公主府的人又岂会那么好请?便是皇帝想借人教导公主,也只能将公主送去大长公主府小住些时日。
如今大长公主虽然不在了,但是覃嬷嬷作为大长公主的贴身婢女,如今仍负责管理阖府上下的一应事宜。
这位老夫人今日之所以会同楚言提起,也是瞧见楚岚实在聪慧,不想让她的这份早慧被埋没了,且若是覃嬷嬷知道这世间还有这般聪慧的孩童,想必也会愿意见上一见。
楚言同勇毅侯府的老夫人道谢之后,心里也开始盘算开来。
待楚岚的周岁生辰宴结束,第二日,楚言就向大长公主府递了拜帖,特地说明,自己想要带着妹妹一起上门拜访覃嬷嬷。
至于其他的女夫子,楚言也没有放弃寻找,毕竟请到覃嬷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楚岚的教习夫子,却一天都耽搁不得。
……
大长公主府中。
这样的拜帖,覃嬷嬷每个月都能收到几封,原本是想要让人一起放在一处不予理会,可是撇见拜帖上楚言的名字,却鬼使神差地让人将这拜帖留了下来。
“一周岁便能礼数周全地说话行礼,这世间真有这般聪慧的小女娃?”覃嬷嬷喃喃自语着,心中也生起了些许好奇。
昨日生辰宴上的事情,今日早已传遍了半个京城,覃嬷嬷自然那也早有耳闻。
一旁的小丫鬟见覃嬷嬷犹豫,忍不住劝了一句:“嬷嬷要是当真想见,不如就见上那姐妹一面,便是不想教,也不用答应什么。奴婢听闻如画绣坊的楚娘子,便是太后娘娘都很喜欢呢。”
小丫鬟的两句话说进了覃嬷嬷的心坎里,思忖片刻之后,她点了点头:“给状元府回帖,让楚家姐妹明日上门。”
状元府这边,楚言原本以为,自己送去大长公主府的拜帖一定会石沉大海,此时已经与殷氏和谢淮二人商议着请夫子上门面试的时间。
正说着话,门房匆匆赶来:“楚娘子,有大长公主府的回帖!”
楚言又惊又喜,一下子站了起来:“当真?”
看到门房手中那个独属于大长公主府的信封,楚言径直上前,将信封接过来,将回帖上的内容快速看了一遍。
随后她又将回帖递到殷氏和谢淮二人面前。
“娘,相公,大长公主府的覃嬷嬷回了拜帖,让我带着楚岚明日上门拜访!”
听楚言这么说,殷氏的眼睛也亮了起来:“这是好事啊!”
“言娘,且不说覃嬷嬷会不会答应教导咱们岚儿,只要她肯见上岚儿一见,日后京城里,任谁都会知道咱们岚儿是个小神童!”
楚言点了点头,心中也如殷氏这般所想。
且她心里隐隐觉得,覃嬷嬷如今的身份地位,早已不在乎钱财和名声这些常人在意的东西。
她更看重的,应该是能否有什么事情让她感兴趣。
如今看来,楚岚的聪慧已经引起了覃嬷嬷的注意,若亲自见过楚岚,覃嬷嬷说不定会直接将教养楚岚这件事答应下来。
这般想着,楚言索性将见其他几位来面试的女先生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只说要等上两日才能得空见他们。
第二日一早,楚言便带着楚岚一起坐上马车,前往大长公主府。
去大长公主府的路上,楚言没有刻意教楚岚什么。
楚岚虽聪慧,但到底前世生活的环境与现在不一样,因此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礼仪和习惯,都不太熟悉。
先前在状元府时,为了生辰宴,楚言教了楚岚一些简单的礼仪,对于一会儿楚岚与覃嬷嬷见面,这些礼仪就已经足够了。
楚岚本就足够聪慧,且她到底只是一个才满一周岁的孩童,若是会的太多,倒显得刻意。
大长公主在世时,曾育有三女一子,如今三位郡主已经嫁人,唯一的儿子荣郡王因为身体病弱,早已离世,因此这府中如今早已没了主子,只余下一些曾伺候在大长公主身边的旧仆守着这府邸。
马车一路来到大长公主府,楚言抱着楚岚从马车上下来,让门房通禀过后,很快便带着楚岚一起进入到府中。
府里的主子虽早就已经不在了,但大长公主府却看不出任何衰败之象,应当都是府里奴仆的功劳。
有次看来,也能看得出大长公主生前的确是个慈善之人,即便她已经离世,也有这么多奴仆愿意惦记着她。
跟随着门房的步伐,楚言和楚岚姐妹二人被带来偏厅,之间偏厅的主位下首的位子上端坐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
不难猜出,这人便是大长公主府的覃嬷嬷。
“楚言见过覃嬷嬷。”楚言上前,将楚岚放在地上,行礼道。
楚岚看了看姐姐的动作,学着楚言的样子,也像模像样地行了一礼:“岚儿见过覃嬷嬷。”
楚岚的动作十分生疏,能看得出是学着楚言的样子来做的。
覃嬷嬷瞧着楚岚,心中觉得欢喜,招呼姐妹二人坐下。
随后,她又道:“老奴也只是这大长公主府中的奴仆,得大长公主庇佑,能让大家看得起,这才有同楚娘子平起平坐的资格。”
说罢,她又转向楚岚:“岚姑娘才刚满周岁,便已经能说会道,这样的孩子,实在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