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悦在一旁打趣道:
“兴许是男娃儿,这才长得快些。”
“那也不能这般个长法。”
紫莲摇了摇头,显然不认同。
她落座后,拉过清漪的手腕,细细为她诊起脉来。
“妹妹胃口真的很小,比我还少些呢。”言悦仍不忘为清漪辩解,“大姐送来的那些补品,小妹吃不完的,可都进了我的肚子。小妹怀个身子,倒都补到我身上来了,哈哈。”
她自嘲地笑了笑。
“咦?”
紫莲眼神一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微蹙起。
“怎么了?”
清漪顿时紧张起来,死死盯着紫莲,声音都有些发颤:
“可是孩子有什么不妥?”
紫莲屏息凝神,细细感受着指尖传来的脉动:
“这脉象……这脉象听起来……竟像是双生胎啊。”
清漪与言悦同时惊呼出声,一双杏眼瞪得溜圆。
“双胎?果真?”
清漪的声音里既有惊喜,又有几分不敢置信。
紫莲又拉过清漪的另一只手腕,再次诊脉,随后又轻轻按压、查看着她的肚子。
“定是双胎无疑!”
紫莲语气笃定。
清漪垂眸望向自己的肚子,唇角止不住地上扬,笑靥如花:
“两个小家伙……嘻嘻,我肚子里竟有两个小家伙。”
言悦亦是惊喜交加,伸手轻轻捏了捏清漪的面颊:
“小妹,你可真有本事!一下子就怀了俩!”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要是爹娘知道了,还不得乐坏了?”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了。
送走了紫莲,言悦顺路去了趟附近的道观,焚香祈福,求菩萨保佑妹妹和腹中孩儿平安顺遂。
她满心欢喜地从道观后门出来,正欲抄近路返回,却见前方一道身影,似曾相识。
她脚步一顿,定睛细瞧,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
“这妇人……”
她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
“莫非是霍辰的母亲?”这是哪儿?
言悦循着记忆中的小路往回走,路过观门口时,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凌侍郎的母亲吗?
言悦一怔,步子也缓了下来。
霍母怎么会在这儿?
她将带来的下人都留在观里,只身一人朝后山走去。
奇怪。
言悦柳眉微蹙。
这道观地处偏僻,平日里香火并不旺盛,那些达官贵人也不常来。
霍母孤身一人来此,究竟为了什么?
心头疑云渐起,言悦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没行多远,便瞧见霍母进了一间茅草屋。
茅屋靠山而建,瞧着简陋,却也透着几分雅致。
这年头,文人墨客们就好这口,寻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搭间小屋,平日里吟诗作对,也算快活。
霍母前脚刚到,茅屋里便走出个男人。
他一出现,霍母的脚步都快了几分。
言悦躲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树后,探头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