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边的人就用了一招“顶心肘”,“嘎巴”一下,直接给小前四郎打飞出去七八米远!小前四郎“啪”地摔地上,想起来都起不来,后来送医院躺了整整三个月。
徒子徒孙们每次听这事儿,都听得热血澎湃,恨不能自己也能有这本事。
后来解放了,这武馆就交给霍文柏先生直管。
到了60年代,赶上那阵儿的浩劫(这事儿咱都知道,就不多细说了),武馆没辙,只能被迫解散。
但咱东北这块儿有个“罗疃一族”的说法,霍氏八极拳的传承可没断!霍家后人里头,有个叫霍隐杏的去了沈阳,后来成了沈阳八极拳开枝散叶的一代宗师;其他弟子也散到了全国各地,走到哪儿就把八极拳教到哪儿,接着给人传艺授业。
这时候的霍天生,已经快六十岁了,没离开长春,偶尔还会去三马路,教教那些愿意学打拳的年轻人。
当时跟他走得特别近的,不是别人,正是孙华山。
那年代的流氓,跟九十年代以后、两千年代的可不一样——人家不玩刀也不玩枪,真本事全在身上的功夫。
孙华山就好这口,但他一开始喜欢的是摔跤,对八极拳压根不感冒。
为啥?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十年拳不如一年跤”。
可能有的兄弟不懂这话啥意思,我跟你掰扯掰扯——就是说你练十年拳,可能都打不过练一年摔跤的。
有过实战经验的老铁都知道,俩人动手,最忌讳的就是被撂倒;一旦让人用摔跤的法子给你放地上,紧接着就是一顿大皮鞋踹,到时候再能吹牛逼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