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河流从不为谁停留,带着哨声、汗水与日渐整齐的步伐,一路向前。
距离军训结束的阅兵式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
当操场边的梧桐树叶开始泛黄,当清晨的露水带着更重的凉意,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段迷彩色的日子,即将走到终点。
最后的训练,强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融入了大规模的分列式合练,对每一个人的耐力、专注力,以及整个方阵的默契与整齐度,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极致要求。
转身的角度,摆臂的高度,步幅的大小,踢腿的力度,甚至目光聚焦的方向,都需要千百次的磨合,直至成为肌肉记忆,直至整个连队如同一个拥有统一意志的生命体。
然而,与初次军训时的怨声载道截然不同,此刻,再听不到一句抱怨。
一种名为“集体荣誉感”的燃料,已然注入每个人的血脉。
它驱使着他们,在疲惫时咬牙,在枯燥中坚持,心甘情愿地为了一次更完美的配合,一遍遍打磨自己,打磨这个集体。
陈默依旧是方阵中那个令人心安的定海神针。
他的动作永远是教科书般的标准,气息平稳,眼神锐利专注。
只要他在队列中,周围的同学便仿佛有了主心骨,连带着自己的动作也多了几分底气。
苏雨晴在他的悉心陪伴与精准点拨下,也是进步神速。
她原本柔美的身姿,此刻融入了力量与韧劲,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柔中带刚。
阳光下,她专注的神情和额角晶莹的汗珠,让她整个人仿佛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光晕。
王澜将他过剩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出来。
他不仅将自己的动作做得虎虎生风,更在休息的间隙,用他那特有的插科打诨活跃着气氛,总能引来一片轰笑,极大地缓解了训练的疲惫与压力,俨然成了队伍里不可或缺的士气调节器。
李哲推眼镜的次数明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紧盯前方同学后脑勺,用以校准自身队列位置的专注目光。
他将那份钻研学问的严谨精神,完美地迁移到了训练场上,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效果显著。
女生组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无论是活泼的林晓晓,爽利的周悦,还是文静的赵雅,此刻都在这身迷彩之下,统一了神态和动作。
她们组成的队列,英姿飒爽,表现出来的力量感更是丝毫不逊色于男生。
大家都在为最后的检验之日做着准备!
终于,来到了阅兵式当天。
这一天天公也作美。
今日的天空,就像是为庆典特别准备的、被精心擦拭过的湛蓝,高远澄澈,几缕纤云如同女神随手挥就的银色轻纱。
秋日的阳光,慷慨温和,金辉泼洒,为大地带来了温暖。
巨大的主席台矗立在北侧,红色的横幅迎风微展,校领导、军区代表、教官领队们已然就座。
此时他们视线所及,是整个大一新生组成的迷彩方阵。
方阵以院系、连队为单位,化作了十几个整齐划一的迷彩色块,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棋盘,静静地铺陈在宽阔的操场之上。
空气里,青草的涩味、泥土的腥气、阳光的暖意与一种高压电流般的紧张激动感交织融合,几乎凝成了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