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名老臣走出队列。
此人名叫苏墨卿,乃方腊账下赞画参军。
“圣公息怒。”
方腊猩红的双眼猛地瞪向他。
“息怒?朕的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你让朕如何息怒!”
苏墨卿并未被吓退,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
“圣公,老臣以为,此事大有蹊跷。”
方腊的动作一滞。
“蹊跷?”
“然也。”苏墨卿继续道:“我军与宋军本是在济州城外对峙,虽有摩擦但双方都有顾忌,并没有大规模厮杀。”
“为何会突然演变成不死不休的血战?”
“这不合常理。”
一语惊醒梦中人。
方腊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丝疑虑所取代。
没错。
事情的发展太快,太诡异了。
前几日传回的消息,还说双方相安无事。
他还特意派遣使者前往汴京,与赵佶沟通济州的归宿。
还没等到宋廷的回复。
济州前线,就已经打成了一片血海。
这其中,必然有鬼。
方腊的拳头缓缓攥紧,骨节发出“咯咯”的声响。
“等司行方好来,朕要好好问问。”
几天后,司行方带兵返回,当即入宫面见方腊。
“末将无能,致使大军惨败,请圣公降罪!”司行方满脸愧色。
方腊走下龙椅,亲自扶起司行方。
“将军辛苦了。”
“先把济州城外发生的一切,一字不漏地告诉朕。”
司行方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还是立刻把那几日血战的细节,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当他说到两个关键人物的名字时,整个大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宋军阵中,有两员猛将,冲锋陷阵,极为骁勇。”
“他们是新近投诚的梁山头领,豹子头林冲,与青面兽杨志。”
“林冲……杨志……”
方腊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神变得无比森寒。
“这八成就是梁山的诈降之计。”
“可恨那就王奎匹夫,居然看不出来?”
“我20万大军,就被他们耍得团团转。”
殿内群臣,瞬间哗然。
大家都不是傻子。
林冲、杨志投降的时间点太过巧合。
恰好在宋、方联军围困济州之后。
他们的出现,就是点燃炸药桶的那一根引线。
这是梁山设下的一个惊天毒计。
他们成功挑起了宋、方两军的火并,让双方在济州城下流尽了鲜血。
而梁山,则坐收渔翁之利。
……
济州。
此刻城内一片欢腾。
王奎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州府大堂之内,灯火辉煌,酒香四溢。
王奎高坐主位,满面红光,他刚刚接到了圣旨,官拜济州节度使,赏赐无数。
这是他戎马生涯的巅峰。
“诸位将军,此战大胜,全赖诸位用命。”
王奎举起酒杯,意气风发。
“本帅敬大家一杯!”
堂下诸将纷纷起身,举杯回应。
“全凭将军指挥有方!”
“贺喜将军高升!”
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酒过三巡,王奎的目光落在了林冲和杨志的身上。
他端着酒杯,亲自走到二人面前。
“林将军,杨将军。”
“此战能够大破方腊逆贼,二位将军当居首功。”
“若非二位献计,火烧桃花镇,我军断然不会胜得如此干脆利落。”
“本帅代表朝廷,代表陛下,敬二位一杯。”
林冲和杨志对视一眼,立刻起身。
“将军言重了,此乃我二人分内之事。”
“能为朝廷效力,是我等的荣幸。”
三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奎拍着林冲的肩膀,大笑道:
“哈哈哈,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梁山那等草寇,如何能与朝廷天军相比?”
“二位将军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前途不可限量!”
宴会的气氛,在王奎的带动下,达到了高潮。
一众宋军将校,早已将连日血战的疲惫抛之脑后。
他们推杯换盏,大声喧哗。
很快,一个个都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
王奎本人,也已是舌头打结,脚步虚浮。
夜色渐深,宴席终于散去。
醉醺醺的将士们,各自回营安歇。
整座济州城,在经历了白日的喧嚣后,陷入了沉沉的睡梦之中。
城墙上的守卫,也因为白天的庆祝,变得松懈异常,一个个靠着墙垛,昏昏欲睡。
他们谁也没有发现。
在济州城外漆黑的夜幕下,数条黑色的长龙,正悄无声息地逼近。
梁横、杨威、周昂、王焕,四员猛将,率领两万精锐步卒,早已埋伏多时。
他们就像黑夜中的猎手,等待着猎物最松懈的那一刻。
子时。
济州城南门。
林冲与杨志,身披甲胄,手持兵器,大步而来。
“口令!”城门守军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