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赵东来的思索(第1/2页)
轿车平稳地行驶在返回京州市委的路上,赵东来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与程度那场看似客气、实则毫无进展的会面,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当前汉东省权力格局的微妙与险恶。程度的态度,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李达康影响力在基层遇到阻滞的一个缩影。
“开慢点。”赵东来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前面清水河边上停一下,我下去吹吹风。”
司机应了一声,放缓了车速。车子在滨河路旁一个僻静的观景台边停下。赵东来推门下车,傍晚的河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稍稍驱散了车内的闷热。他顿了顿,回头对司机说:“有烟吗?给我一盒。”
司机愣了一下,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盒未开封的香烟和打火机递过去。赵东来平时很少抽烟,尤其是在工作时间。赵东来接过,拆开包装,抽出一支点燃,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涌入肺腑,引发一阵轻微的咳嗽,却也带来一种奇异的镇定感。他挥挥手,示意司机在车上等着,自己则踱步到河边的栏杆处,倚靠着,望着脚下缓缓流淌的河水。
夕阳的余晖将河面染成一片金红,波光粼粼,但对岸高楼投下的阴影已经逐渐蔓延过来,形成了光与暗的交界。赵东来的心情,就如同这河面的光影,明暗交织,难以抉择。
他的思绪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刚才与程度的会面,进而扩展到了整个汉东省惊心动魄的政局。沙瑞金与李达康,这两位大佬的对决已经日趋白热化,而他自己,作为京州市公安局长,这个敏感而又关键的位置,似乎已经被绑在了李达康的战车上。但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和动摇。
李达康是个什么样的人?赵东来跟了他这些年,看得比很多人都清楚。这是一个能力超群、魄力十足的领导,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其爱惜羽毛、甚至可以说冷酷无情的政治家。他手下的人,除了那个跟了他多年的秘书之外,几乎没有谁称得上是他的“心腹”。更多的时候,下属是他推动工作、达成目标的“工具”,一旦出了问题,或者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时,李达康弃车保帅的手段堪称果决,甚至可以说是狠辣。
想想副市长丁义珍,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和数不清的谜团,所有的矛头最初都指向了李达康,但他硬是撇清了关系。光明区长孙连城,被称为“宇宙区长”,看似受重用,但在光明峰项目等关键问题上,何尝不是被推在前面当挡箭牌?还有之前的市纪委书记张树立,最终不也是黯然离场?这些人的遭遇,赵东来都看在眼里,凉在心里。他毫不怀疑,如果有一天,需要有人为京州的某些问题,或者为李达康自身的政治利益做出牺牲时,他赵东来很可能就是下一个被推出去的人。
之前他选择向李达康靠拢,原因很简单直接——李达康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是京州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掌握着他的政治生命。服从一把手,是官场的生存法则。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沙瑞金空降汉东,携雷霆之势,明显是冲着赵立春留下的盘根错节的势力来的。李达康作为赵立春曾经的秘书,如今看似独立,实则与赵家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切割的联系,在这场风暴中,他能安然无恙吗?看他如今上蹿下跳、急于掌控光明区的姿态,分明是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胁,在做困兽之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2章赵东来的思索(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