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仔细研究通知,发现蹊跷:同样是临街餐饮,客满楼却不在改造名单里。这明显是针对焦香居的。
他去找街道,老王摇头叹气:“这是区里的决定,我说话不管用。”
他又去找工商联,刘秘书长也爱莫能助:“陈局长亲自抓的项目,不好办啊。”
走投无路之下,何雨柱想起一个人——省报的记者。上次焦香居失火,就是他做的报道。
记者很仗义,第二天就来了。了解情况后,他写了篇内参:《典型单位遭遇不合理要求,个体经济亟需呵护》。
内参直送省委领导,引起重视。省里派调查组下来,发现改造项目确实有问题——标准过高,费用过大,明显是针对个别商户。
项目被叫停,陈局长受到批评。但梁子结得更深了。
平静日子没过几天,更大的风浪来了。这天,税务所突然上门,说要查三年的账。
“何老板,听说你偷税漏税,金额巨大啊。”带队的科长皮笑肉不笑。
账本被一箱箱搬走,电脑被查封。这一次,连保险柜都被贴了封条。
焦香居再次停业。这一次,比任何一次都严重。院里流言四起,都说何雨柱这次肯定要坐牢。
深夜,何雨柱独自在空荡荡的店里。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积灰的灶台上。八年的心血,难道真要毁于一旦?
这时,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何雨柱犹豫了一下,接通了。
“何师傅吗?”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我是陈局长的秘书小刘。明天上午九点,局长想见你,在办公室。”
何雨柱心里一紧。该来的,终于来了。
“哥,别去!”马华急得直跳脚,“肯定是鸿门宴!”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雨柱平静地说。
第二天,他准时来到局长办公室。陈局长五十多岁,头发梳得油亮,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
“小何啊,”他和蔼地笑着,“坐。”
何雨柱坐下,不动声色。
“你的情况,我都了解。”陈局长慢悠悠地说,“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但也要遵纪守法啊。”
何雨柱没接话。
“这样,”陈局长往前倾了倾身子,“我给你指条明路。你把店盘给客满楼,我保你没事。否则...”
他故意顿了顿:“偷税漏税,金额巨大,可是要坐牢的。”
何雨柱抬起头,直视着陈局长的眼睛:“局长,我的账目一清二楚。您要查,随时欢迎。”
陈局长脸色一沉:“何雨柱!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吃的是良心饭,走的是正道。”何雨柱站起身,“局长要是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回到店里,何雨柱立即行动起来。他让马华去找最好的会计事务所,重新审计账目;让雨水去联系媒体报道,争取舆论支持;自己则去找老书记,请求主持公道。
审计结果出来了:焦香居不仅没有偷税,反而多交了税款。媒体报道也跟进了,舆论一片哗然。老书记亲自给区里打电话,要求公正处理。
在各方压力下,税务局不得不承认错误,公开道歉。陈局长被调离岗位,客满楼也关门大吉。
焦香居重新开业那天,鞭炮放得震天响。何雨柱站在门口,看着前来道贺的宾客,心里却没有喜悦。
这场胜利,代价太大了。半年多的折腾,损失了好几万,员工走了一半,声誉也受损严重。
“哥,咱们赢了吗?”雨水小声问。
何雨柱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这世上,没有真正的赢家。”
但他知道,只要灶火不灭,就得继续往前走。而接下来的路,可能更加艰难。
夜色中,焦香居的灯火重新亮起。何雨柱擦着灶台,火光映在他脸上。
这把火,烧掉了天真,烧出了坚韧。而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要走得更稳,更坚定。
因为只要心中有光,何惧长夜?只要灶火不灭,希望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