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何雨柱问。
“有人反映...“小赵压低声音,“说你们后厨卫生有问题,用的肉不新鲜...“
何雨柱立刻明白是谁在捣鬼。他不动声色地问:“反映的人,是不是姓刘?“
小赵尴尬地笑笑:“何师傅,您别为难我。按规定,有人举报就得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八章:个体户典范(第2/2页)
从街道办出来,何雨柱直接去找了老王。
老王一听就火了:“这个刘海中!典型是他能随便诋毁的?走,我跟你去找李干事!“
李干事听完,皱起眉头:“老刘这是要干什么?典型是街道集体决定的,他这不是打街道的脸吗?“
“李干事,“何雨柱说,“我不是非要当这个典型。但有人无中生有,往饭铺泼脏水,这我不能忍。“
“你放心,“李干事表态,“典型是区里备案的,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我这就去跟刘海中谈谈。“
刘海中被李干事叫去谈话后,暂时消停了。但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
一周后,区里召开个体经济表彰大会,何雨柱作为典型要上台发言。
他特意穿了件新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马华和雨水非要跟着去,说要去见见世面。
会场里坐满了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何雨柱坐在第一排,手心微微出汗。他识字不多,发言稿是请老王帮着写的,练了好几个晚上。
轮到何雨柱上台时,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去。
刚开口说了两句,台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许大茂不知什么时候溜了进来,正扯着嗓子喊:“典型?我看是典型的黑店!用的都是病死猪肉!“
会场顿时乱成一团。主持会议的领导脸色铁青,保安赶紧去拉许大茂。
何雨柱站在台上,握着话筒的手青筋暴起。
“何雨柱同志,“领导示意他继续,“清者自清。“
何雨柱定了定神,继续念稿子。但他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压抑不住的颤抖。
散会后,老王气得直拍桌子:“这个许大茂!无法无天!必须严肃处理!“
何雨柱却异常平静:“王干事,您别动气。他越是这样,越说明咱们做对了。“
回到饭铺,马华和雨水还愤愤不平。秦淮茹红着眼圈说:“何师傅,他们就是看不得咱们好...“
“让他们看不得吧。“何雨柱系上围裙,“火开大点,今天多加两个菜。“
典型的名号保住了,但何雨柱知道,往后的路更难走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现在他在明处,多少双眼睛盯着找茬。
果然,没过几天税务所就来查账,比平时仔细得多。防疫站也增加了抽查频率,有时一周来两次。连自来水公司都来找茬,说水表转得太快。
何雨柱一一应对。账目做得清清楚楚,卫生搞得一丝不苟,连水龙头都换成节水的。他像护崽的老母鸡,把饭铺守得滴水不漏。
但暗处的较量,远没有结束。一天深夜,何雨柱对完账准备关门,发现门口被人用红漆写了“黑店“两个字。他默默打水擦掉,第二天照常营业。
又过了几天,马小军买菜回来,说有人在菜市场散播谣言,说焦香居的油是地沟油。何雨柱当即拎着油桶去防疫站化验,结果出来是优质花生油,他直接把化验单贴在门口。
最险的一次,是有人往后院扔死老鼠。幸亏马小军发现得早,及时清理了。何雨柱没声张,悄悄在院墙加了铁丝网。
这些事,何雨柱都没告诉老王。他知道,典型就要有典型的样子,不能动不动就找街道撑腰。
腊月三十,焦香居贴出告示:年三十到初三歇业。何雨柱给每人发了十块钱红包,又割了五斤肉让大伙带回家过年。
关门那天,何雨柱最后一个离开。他站在门口,看着“个体经济典型“的奖状,轻轻叹了口气。
典型是光环,也是枷锁。往后的每一步,都要更稳,更小心。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等着看笑话。
夜色中,焦香居的招牌静静伫立。何雨柱锁好门,转身走进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