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完全理解那个意思。老师是不是对我们太严格了?”
她指的是音调和语法。
“那你觉得她们的发音和老师教的一样吗?”
“准确来说挺类似。相近。”
“那就对了,我们本来就是不同地方的人,隔着千山万水,隔着种族文化的不同,当然会有差异。
但他们也是聪明人,不可能没有转变思想。咱们说话的时候大致是不偏离的,所以人家能推测,能猜得出来,这和老外跟我们交流时用的蹩脚中文是一个道理。
但是能让人家完全不跑偏,能理解到我们话里的意思,还是要继续好好学习,学语法,学发音。
能做得更好为什么要向下看呢?”
“嗯~~妈妈说的对。诶,妈妈,你这个发饰很好看唉。”
她指的是我的发夹。
这个不是在苏黎世买的,这是在国内买的,当时去江南出差,正好路过一家不错的丝绸店。
这个发夹是用的当地的锦缎布料做的,那会儿还买了一个同样款式的包,全都是桑蚕丝材质,图案特别,浮光漂亮又神秘。
后来去好几个场合我都带着,赚了一波眼球。现在还有几个阔太太问我地址后专门托人去买了类似的包和发夹。
“怎么样?好看吧?”
“好看。”
“但是长大一点我送你一个同款的。你现在不用这个,要是不小心摔了会伤到后脑勺。”
“哦~~好。妈妈,这上面的图案是刺绣刺上去的吗?这个不是画的吧?唉,你刚刚一动,色彩都变了诶。每一面都好漂亮。”
“对,这个是刺绣。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文化,这种材质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桑蚕丝。
再加上我们传统过硬的工艺加持,浮光效果更好。
随着角度变化或者说光的影响会变色,每一种颜色都不同,但每一种都是很别致的美。”
“桑蚕丝?是用蚕吐的丝做的吗?”
“对。”
她眼里有惊讶。
似乎觉得从字面意思理解到真正的实物摆在眼前还是有一定的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