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太爷眼珠一转,连忙打圆场:“想来定是安老爷身子太虚,才受不住这等猛补。
华妃娘娘送的人参岂会有问题?年大将军的心意,那是错不了的!”
紫烟也垂眸接话:“娘娘再宫里也吃了些,可也只敢取参须煲汤。
太医嘱咐过,这百年野山参药力霸道,便是娘娘有孕在身,也不敢多用。”
说罢她转头望向安母,语气带了几分困惑,“只是奴婢刚到,还不知老爷究竟用了多少参,怎会……”
萧姨娘生怕安母说漏嘴,抢在前面接口,声音里带着惋惜:
“姑娘有所不知,老爷见了这些人参,像是见了稀世珍宝一般。奴婢今日还劝老爷少吃些,可他偏不听,
说‘一根能续十年阳寿,两根下肚定能痊愈’,奴婢本也没当真,如此稀世珍宝,想来老爷也是能够精心服用的。
谁知老爷一时心切,竟真将两根整参一同熬煮,这药力也太过霸道了些……”
传旨太监与县太爷听到这里,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 “果然如此” 的了然。
安比槐素日就是贪婪急躁的性子,为求速愈乱吃补药也合情理。
再加上这人参是年大将军送来的,华妃娘娘又转送的,谁敢质疑?
他们总不能说安比槐是吃了华妃娘娘的人参才出的事,到时他们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没看就连紫烟姑娘都开口,说昭嫔娘娘自己也都吃过了么,
也总不能是昭嫔娘娘想害自己父亲吧,就看今日送来的这些东西,加起来怕是都值几万两白银了,
有这么害自己父亲的吗?要是有,他县太爷也想要一个。
于是县太爷眼珠子一转,当即定案:“此事纯属安老爷用药不慎,与旁人无干。
但是管家也因着看护不力,又不及时劝阻,有谋害之嫌,就先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传旨太监听罢也是连连点头,接着也就跟着县太爷一同离开,
离开前,也只催着安母尽快打点行装,莫误了进京陪产的圣旨。
于是,一场风波,竟在众人默契的推诿中,化作了贪补暴毙的寻常轶事。
安母终究是上了年岁,又因安比槐之死担着心事,一时神思恍惚,全靠萧姨娘搀扶着。
萧姨娘见状,便替她做主遣散了众人。
好在安比槐久病缠身,棺材寿衣早备下冲喜,当下便命人连夜拾掇,只等明日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