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现在很多的影视和小说懂不懂几天就能训练一支纪律有素的军队。你是觉得民兵的配合度很高?还是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很高?
你哪怕不知道这些东西,中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运动会应该熟悉吧。四五千人的运动会,散漫成什么样?这些人好歹还读了几年书,古代当兵的人里面可没有多少识字的。
小说里的桥段往往是这样:穿越者搞定一群农民,随手就能练出一支队伍,三个月出一支虎狼之师,半年就能反了地方官,两年问鼎天下。
听着挺热血,但你先别激动。古代国家最大的底层控制手段之一就是对军籍、兵源、编制的严控。你要练兵,第一步不是训练,而是你有没有资格练兵。一旦“未经朝廷许可聚众操练”,马上就可以定你一个“私结兵众、图谋不轨”的罪。
别说搞一千人,就算你在自家庄子上搞个几十人武装训练,都可能被州县官吏当场围剿。穿越者不是救世主,是“可疑头目”。
所以,别幻想“靠勤奋练出一支部队”。那是你理解了小说,但没理解历史。
古代“军籍”是个什么东西?简单说,它是“你是不是国家承认的兵”的身份证明。没军籍的人,拿不起兵器。私拉壮丁、不在军籍范围之内的人参与操练,哪怕只是学队列,也能被治罪。
比如唐朝有“府兵籍”,宋朝有“禁军籍”“厢军籍”,明清有“卫所军籍”“绿营军籍”。这些人一出生就在军户系统里,世代服兵役,编入军籍。朝廷每年点验、核查、造册。脱籍一人,轻则流放,重则抄家。
你穿越过去没编没户,连身份都没着落,更别说手下几十号“没籍人员”还聚众练阵,这在官府眼里就是“兵乱苗头”。
练兵之前,你要先回答一句话:你这些兵有军籍吗?没有?那你就是造反的苗子。
兵源是国家垄断资源,不容私分。在小说里,练兵似乎只要“人多就行”。但在古代,“人”不是随便用的,特别是壮丁——这是朝廷最稀缺的资源。
无论是府兵制、募兵制还是卫所制,兵源的控制都是国家级战略任务。朝廷每年统计可征兵人口,分配给各级军队,编入“军籍”,并与粮饷、徭役挂钩。你要是擅自从其他州县招兵,或者从编民中强行招募,都属于“越级拉兵”,触犯军律。
甚至地方上“演武”“练勇”都要先请示朝廷、上报兵部批准,练兵之人要有“武官资格”,操练人数要有“朝廷核定”。
你一个平头百姓、穿越过去没背景、没诏令、没户籍登记,突然招了五十个壮汉集训,这在官方眼里不是“安保训练”,是“预谋兵变”。
练兵不只是集合人马,更需要兵器和装备。但你知道吗?兵器也是国家垄断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