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下了诏令,开始在秦国各地招募新兵。消息传开,无论是乡间的年轻农夫,还是城中的手工业者,只要符合条件,都踊跃报名。
在栎阳城外的校场上,每天都聚集着大量前来应征的百姓。负责征兵的官吏们严格按照标准筛选着,考核他们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读写能力等。
黑坨子如今已经是一名小伍长了,他站在校场边,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渴望改变命运的奴隶之子,而如今,在卫鞅变法的浪潮下,他凭借军功有了自己的田产和房屋,还成了军队里的基层士官。
他对着那些新兵喊道:“兄弟们,加入秦军,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咱秦国如今越来越强大,只要你们肯吃苦,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日后定能像我一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新兵们听着他的话,眼中满是憧憬和向往,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军队里大展身手。
而在各地的乡村,里正们也积极配合着官府的征兵工作,宣传着参军的好处。秦国的人口本就因变法后百姓生活逐渐安稳而有所增多,此番征兵,人数很快便有了可观的增长。
第四章:改进装备
卫鞅亲自走访了秦国各地的冶铁工坊和兵器制造作坊。他从魏国又请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冶铁大师和能工巧匠,与秦国本地的工匠们一同探讨改进兵器的方法。
在栎阳最大的冶铁工坊中,炉火熊熊燃烧,工匠们挥汗如雨地忙碌着。新的冶铁配方被反复试验,他们尝试加入不同的矿物,调整各种材料的比例,以求打造出更加坚韧锋利的兵器。
一位魏国来的冶铁大师拿着一把刚打造好的长剑,对着一块厚厚的铜板用力一挥,铜板瞬间被劈开,那锋利的剑刃竟没有丝毫卷刃。大师满意地点点头,对身边的秦国工匠说道:“按照这个法子,多打造些这样的好剑,日后秦军在战场上,便能多几分胜算。”
除了兵器,战甲的制造也在改进。选用更加坚韧的皮革,加厚关键部位的防护,还在战甲的设计上更加贴合人体,方便将士们在战场上灵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