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不够!”赵虎抹了把脸上的灰,声音嘶哑,“虎头镇的墙比这厚三倍,炸药用量要算准,多了暴露目标,少了炸不开!再来!”
另一边,侦察排正在进行地形沙盘推演。沙盘是用泥巴和树枝堆成的虎头镇微缩模型,连长陈刚蹲在地上,用树枝指点着:“看到没?这是镇东头的老槐树林,是咱们的主攻突破口。但林子边上有个伪军的马厩,里面养着二十多匹马,惊动了马就等于拉响了警报。”他捡起一颗小石子放在马厩位置,“尖刀班必须在三分钟内解决马厩的哨兵,用布条勒住马嘴,不能让它们嘶叫。”
战士们轮流趴在沙盘前,闭眼回想地图细节,再睁眼指出“岗哨”“暗堡”的位置。有人提出:“镇西头的水井离城隍庙最近,能不能从井道挖地道过去?”老王正好路过,闻言摇摇头:“那口井是枯井,底下全是碎石,挖不动。但井台旁边的杂货铺是我们的联络点,铺子里有个地窖,能通到城隍庙后街的排水沟。”他用手指在沙盘上画出一条隐秘的曲线,“排水沟宽三尺,深五尺,能容一个人匍匐前进,出口在城隍庙西墙根的草丛里。”
这个发现让陈刚眼睛一亮:“好!这可以作为一条奇兵路线。”他立刻叫来几名身材瘦小的战士,让他们钻进模拟的“排水沟”——那是用竹篱笆和泥土搭成的狭窄通道,里面灌满了泥水。战士们浑身湿透,脸上沾满泥浆,却咬着牙在规定时间内爬完了五十米的距离。
第三章 暗夜蛛网
与此同时,虎头镇的夜幕下,另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老王回到镇上时,正赶上伪军挨家挨户“查户口”。一个满脸横肉的伪军小队长踹开杂货铺的门,枪管在货架上敲得叮当响:“王老板,又在鼓捣你的破杂货?说!看见生人没有?”
老王点头哈腰地递上旱烟:“军爷您说笑了,小本生意,哪敢藏人。这不,刚进了批新烟叶,您尝尝?”他趁递烟的功夫,手指在烟盒上快速敲了三下——这是暗号,表示“危险,有叛徒”。
伪军小队长没注意这个细节,接过烟卷骂骂咧咧地走了。老王关上门,立刻从柜台下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刚绘制好的最新兵力分布图。他知道,昨天联络站传来消息,说内部出了叛徒,可能暴露了几个接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