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紫禁城,银杏叶开始泛黄。沈眉庄站在钟粹宫的廊下,看着内务府的太监们抬着新进贡的西洋座钟经过,鎏金的钟摆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自沈家抬旗赐姓后,这样的礼遇愈发频繁,可她摩挲着护甲的指尖却感受到丝丝寒意 —— 荣耀背后,暗流正悄然翻涌。
“姑娘,咸福宫的安答应派人送来一盒桂花糕。” 琥珀捧着描金食盒,神色警惕,“说是特意让御膳房照着姑娘家乡的方子做的。” 沈眉庄挑眉,接过食盒打开,糕点上点缀的糖桂花色泽鲜艳得反常。她取出银针插入,针尖瞬间发黑。
“告诉来人,就说本宫谢过安答应的美意,只是近日肠胃不适,不敢享用。” 沈眉庄将食盒推回去,目光扫过窗外的宫墙。这已是本月第三次收到 “好意”,从掺了朱砂的胭脂,到绣着带刺玫瑰的帕子,后宫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像蛛网般朝她收拢。
而在前朝,八爷党虽沉寂,却并未销声匿迹。沈自山深夜回府时,总会带回些密报:“礼部侍郎暗中联络江南织造,要在琉璃工坊的原料上动手脚。”“都察院准备弹劾钦天监历法有误,矛头直指你。” 沈眉庄看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将改良后的水车图纸铺在案上:“明日早朝,女儿自有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太子府内,胤礽把玩着西洋进贡的怀表,冷笑对心腹道:“沈佳氏太出风头了,得让她知道,这紫禁城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他身后的屏风上,一幅《百子千孙图》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而在圆明园的荷塘边,胤禛望着水面上破碎的月影,手中紧攥着一封密信。信中写着太子党正谋划一场 “意外”,目标直指沈眉庄。“告诉年羹尧,密切监视太子的人,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他将信纸投入烛火,火苗瞬间窜起,映得他眼底一片猩红。
这日,沈眉庄奉旨参加太后主持的女红品鉴会。殿内,各位福晋、格格纷纷展示自己的绣品,苏雅捧着一幅《孔雀开屏图》上前:“这是用金线和孔雀羽绣的,太后您瞧这针法……” 太后含笑点头,目光却落在沈眉庄身上:“哀家听说,沈佳氏不仅善诗词、懂机关,女红也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