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在庐州城悠然度过除夕之夜,他舍弃了地下暗城的隐秘与肃穆,选择投身于庐州城熙攘的人间烟火之中。
街头巷尾,火树银花,孩童们手中的烟花闪烁着五彩光芒,伴随着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大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谈笑声此起彼伏,那浓浓的年味如同醇厚的美酒,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当子夜的钟声即将敲响,万籁俱寂的刹那,空间泛起一阵奇异的涟漪,仿佛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
只见一个老人毫无预兆地凭空出现,他身着一袭质朴却不失质感的灰袍,白发如雪,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然而那矍铄的精神与锐利如鹰的目光,却彰显着他绝非等闲之辈。
老人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看向三爷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调侃与探究,缓缓开口,声音虽不高,却如同洪钟般清晰地在三爷耳边响起:“哟呵,这天老大,地老二的三爷,好一番闲情雅致啊!屈指算来,你大概有五六百年未曾如此公然现身于世人眼前了吧。可倒好,这次居然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书院,就大动干戈地出手打击清微宗,这事儿,可真是透着几分耐人寻味呐。”
三爷神色依旧波澜不惊,仿佛老人的突然出现和这番言语,都不过是意料之中的寻常事。他不紧不慢地转过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坦然且深邃地迎上老人审视的视线,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语气平和却不失沉稳地说道:“阁下又何尝不是呢?同样是许久未曾在江湖中露面,却偏偏选在这除夕之夜现身,如此良辰,想必阁下也不只是单纯为了与我叙叙旧,聊聊家常这般简单吧。”三爷的声音宛如一泓深不见底的幽潭,透着久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淡定。
老人听闻,轻轻哼了一声,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他向前迈了一步,周身气息陡然微微涌动,周围的空气仿佛都为之震颤,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老人直视着三爷,目光灼灼,略带警告地说道:“哼,我当然是有事而来!你此次对清微宗出手,表面上看是为了那书院,可依我看,背后恐怕藏着更深的谋划。这江湖好不容易才有了些许平静的迹象,你可别为了一己之私,轻易就搅乱了这好不容易维持的局面。”老人的目光紧紧锁住三爷,仿佛要将他的心思看穿。
三爷神色不变,依旧负手而立,神色从容淡定,他微微仰头,目光望向漆黑夜空,仿佛那无尽的黑暗之中隐藏着他所洞悉的江湖未来。
片刻后,三爷收回目光,看向老人,缓缓说道:“阁下,江湖本就是风云变幻之地,平静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表象罢了。清微宗近年来行事愈发乖张跋扈,妄图对那书院不利,我不过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罢了。再者说,这江湖的局势,岂是我一人能够左右的?该来的总会来,一切皆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