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阅微异谈 > 第116章 莫将贩夫作比伦,莫以私怨乱纲常

第116章 莫将贩夫作比伦,莫以私怨乱纲常(2 / 2)

【辨斥索命】——

渔洋山人在《池北偶谈》中,曾记载张巡妾室转世索命的异闻,言称其魂灵哭诉:“君为忠臣,我则何罪,而杀以飨士?”对此记载,我始终难以苟同。想当年睢阳保卫战,叛军铁蹄围城数月,城中粮草断绝,树皮草根皆尽。张巡作为守城主帅,早已抱定“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必死决心,在那生死存亡之际,他以身许国,难道身边亲眷就不该共赴大义?

古往今来,多少忠义之士,为护家国纲常,不惜让宗族蒙难、妻儿赴死。南宋文天祥抗元,阖家皆陷囹圄;明季于谦保京,满门甘受株连。若按此“索命”逻辑,历代忠臣皆成罪人,天地间的忠孝大义岂不全然崩塌?反观三国时,王经因忠谏司马昭而获罪,其母非但不怨,反而抚掌笑道:“人谁不死?正恐死不得所耳。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同样是面临生死抉择,王经之母的凛然气节,与所谓“索命”之言形成鲜明对照。

细究此事,其中疑点重重。或许是山野妖鬼作祟,借前朝旧事博人眼球,妄图骗取人间香火供品;又或是明朝末年,那些贪生怕死、屈膝降敌的大臣,为掩盖自己的怯懦行径,故意编造出这套说辞,企图为偷生之举开脱。毕竟国破之际,朝堂之上多有“留得青山在”的狡辩之徒,此类论调正可作为他们的遮羞布。

身为读书人,着书立说应当以维护世道人心为己任。即便如《齐谐》般志怪述异,也该有所取舍,绝不能收录这类悖逆纲常、淆乱视听的言论。若任其流传,长此以往,恐将动摇礼义根基,使忠义之道蒙尘,这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事。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