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是正经的。”黄蟹一本正经地点头,“万一真有外星人呢?他们说不定也喜欢盖房子。”
众人再次笑场。
而在另一边的社会组,有人提出了一个关于文化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认为可以通过举办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不同群体之间的认同感,从而带动消费和合作。
“听起来不错。”黄蟹听完汇报后点头,“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有空搞文化节?”
“其实可以简化成‘主题集市’。”小李插话,“让各地居民展示自己的特产和手艺,既有趣又能促进交流。”
“好主意。”黄蟹竖起大拇指,“给这条建议加个星星,留作未来计划。”
到了下午,各组陆续汇总成果,黄蟹亲自过目。
“老板,这条建议提到了资源分配优化。”一位成员递上文件,“特别提到在冰川环境下如何调整资源流动,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供应中断。”
黄蟹翻开一看,果然是早上那条被标记的建议。
“嗯,这条很有意思。”他点点头,“看来这位匿名作者不仅懂资源管理,还懂点气候学。”
“要不要安排专家进一步评估?”小李问。
“当然。”黄蟹毫不犹豫,“这种级别的建议不能随便丢垃圾桶。”
接下来的会议进入了激烈讨论阶段。
有些建议虽然听起来很炫酷,比如“全息城市规划模拟器”,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
“老板,这个项目光硬件成本就抵得上我们三个月的预算。”技术人员无奈地说,“更别说开发周期了。”
“那就先放着。”黄蟹大手一挥,“等我们有钱了再捡起来。”
还有一些建议则因为涉及新政策或法律调整而被暂时搁置,比如“建立跨区域共享经济平台”,虽然前景广阔,但在当前体制下缺乏执行依据。
“这不是不行,是时机未到。”黄蟹总结道,“我们可以先做试点,等有了数据再说。”
经过一天的高强度筛选和评估,最终有十条建议被正式纳入后续工作计划。
“好啦,今天的‘建议考古行动’圆满结束。”黄蟹宣布,“剩下的那些没被选中的也不是废物,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