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的硝烟散尽,燕京的喧嚣与荣耀如同潮水般退去。秦风,这个以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华夏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十七岁少年,在婉拒了清北等一众顶尖学府那令人瞠目结舌的保送条件后,带着两枚沉甸甸的金牌和一身足以闪瞎无数人24K钛合金狗眼的光环,低调地返回了江州。
迎接他的,自然是江州三中那堪比“奥运冠军凯旋”般的盛大欢迎仪式。校长王利民同志,激动得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后空翻七百二十度接托马斯全旋完美落地”,班主任刘爱国同志更是涕泗横流,抱着秦风的大腿哭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祖坟冒青烟了”、“江州三中要出真龙了”、“我的年终奖金终于有着落了,可以换个大点的鱼缸了”之类的胡话,场面一度十分“感人”且“混乱”。
面对学校师生们那如同朝圣般狂热的目光,以及父母那既骄傲又带着一丝“我家孩子是不是被外星人掉包了,不然怎么会这么牛逼”的复杂眼神,秦风只是淡然一笑,礼貌地应付了各种“歌功颂德”、“经验分享”、“求签名求合影求抱大腿”的请求后,便迅速地将自己从那喧嚣的漩涡中抽离出来。
他深知,国赛的辉煌,不过是他人生征途中的一个小小注脚,虽然这个注脚有点过于粗壮和耀眼。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
高考!
这个在无数华夏学子心中,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般残酷,又如同“鲤鱼跃龙门,一朝成名天下知”般神圣的终极考验,正如同一个倒计时滴答作响的炸弹,一步步向他逼近。
距离高考,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对于普通高三学生而言,这最后的五十多天,无疑是黎明前最黑暗,也最令人窒息的时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焦虑、紧张、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墙上密密麻麻的倒计时,父母殷切期盼又不敢过分打扰的眼神,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叮咛……这一切,都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然而,秦风却像个没事人一样。
他婉拒了所有媒体的深度专访请求,谢绝了所有学校和市里安排的“庆功大会”、“表彰典礼”、“先进事迹报告会”之类的活动。甚至连那些依旧不死心,试图通过各种“糖衣炮弹”和“感情攻势”来“策反”他的清北等名校的招生办大佬们,他也都让自家那个正沉浸在“吾家有儿初长成,一朝成名天下知,未来儿媳妇标准至少也得是个女院士”的巨大喜悦和……嗯,对未来“儿媳妇标准”进行着各种“不切实际”幻想的秦妈,用“孩子要专心备考,不便打扰,等高考完了再说”的官方辞令给一一挡了回去。
他把自己关进了那个略显简陋,但却充满了温馨气息的小公寓里。这里是父母特意为他高考冲刺准备的“秘密基地”,距离学校不远,环境清幽,最适合……嗯,闭关修炼。
窗外,是江州市初夏的喧嚣与躁动。蝉鸣声声,汽车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广场舞大妈们那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声……交织成一曲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城市交响曲。
而窗内,秦风的世界,却是一片……极致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