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返回江州三中前的这几天宝贵时间里,他必须抓紧一切机会,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系统,启动‘国赛经验总结与升华’模块。”秦风在心中默念。
“叮!【国赛经验总结与升华】模块已启动!正在调取宿主在本次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理论、物理实验)中的全部数据记录、思维过程、以及关键表现……”
随着系统提示音的响起,秦风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虚拟屏幕。屏幕上,如同电影快放一般,开始回放他在国赛期间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画面首先定格在数学竞赛的考场上。
那道堪称“骨灰级”难度的开局大题,在秦风的脑海中再次浮现。
“这道集合与数论结合的题目,常规解法虽然不难,但当时我尝试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秦风的意识沉浸在对解题过程的回忆与分析之中。
【系统提示:宿主在数学竞赛第一题中,展现出卓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论基本定理的深刻理解。其中,利用‘最大公约数’性质构造解法的思路,以及从‘抽象代数’角度分析集合结构的思路,均已超越高中竞赛大纲要求,达到了大学数学专业水准。评价:优秀!】
“嗯,这两种解法确实更具普适性和推广性。”秦风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忖,“尤其是抽象代数的思想,对于理解更深层次的数学结构至关重要。看来以后在大学里,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这方面。”
紧接着,画面切换到那道关于“非欧几何框架下费马大定理推广”的压轴开放题。
秦风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是如何“灵光一闪”,从“理论边界”和“奇点分析”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降维打击”般的论述,甚至还“随手”标注了该题目的学术背景和可能的理论延伸方向,把巡场的吴思远和陈景同两位数学界泰斗都给惊得不轻。
【系统提示:宿主在数学竞赛压轴题中的表现,堪称‘神来之笔’!您对非欧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等高等数学领域的涉猎与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天才’的范畴,达到了‘妖孽’级别!您提出的关于‘曲率约束下的数论结构稳定性’的猜想,以及从‘代数簇奇异点理论’入手分析反例的思路,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评价:完美!无可挑剔!建议宿主在进入大学后,可以考虑将此方向作为未来的研究课题之一,说不定……能提前几十年拿个菲尔兹奖玩玩?】